目前國內玉米余糧基本見底,臨儲拍賣拖至七月份,市場不穩定因素或將再起,短期玉米價格還有繼續上漲的可能,但由于余糧數量和影響范圍都極其有限,上漲空間不大。但長遠來看,距離新玉米上市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而當前企業庫存平均在一個月左右,也就是說僅一個月的時間需要依賴國儲庫玉米,新糧上市之前,市場供需關系和糧價走勢與國儲泄庫力度直接相關,眾所周知,臨儲庫2.5億噸天量庫存,泄庫力度只能強不能弱,玉米價格下滑可能較大,一旦新糧上市供大于需的市場形勢再現,玉米價格必將再次走低。所以,當前環境下還需謹慎操作,穩定市場供需節奏。各產銷區具體情況如下:
東北產區短期穩中偏強
近期因輪換玉米需求上升,且價格較高進關利潤增加,出庫價格小幅走強。在全國糧價走高的大環境下,東北地區自5月份以來的穩定局面終于打破。上周定向拍賣,黑龍江地區糧食質量較差成交率僅12.55%,而吉林地區由于糧食質量較高延續上周火爆場面,成交率98.2%,13年玉米成交率更是高達99.7%,幾乎全部成交,而平均成交價1623元/噸與輪換玉米相比仍有優勢,輪換糧價格上漲對本地企業生產成本的影響亦有所沖淡。
華北黃淮產區收購價下調
目前深加工企業收購本地糧食已經比較困難,轉向采購東北玉米,據了解,東北玉米流入華北現象已經比較普遍,近幾日東北輪換玉米大量到貨,部分深加工企業每日到廠車輛達50輛之多,因此收購價格略有下調,而飼料企業基本已經全面停收,坐擁高庫存等待臨儲放糧,預計短期內華北糧價震蕩為主。
南方銷區飼用小麥減緩供需矛盾
南方企業對華北高價玉米接受度不高,大部分以消耗現有庫存為主,也有企業轉向收購東北玉米,整體行情走勢與華北類似。今年麥收季節趕上連續陰雨天氣,小麥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安徽江蘇地區相當批量質量差的小麥價格低廉將作為飼用,華北已經有飼料企業開始積極收購不完善粒小麥和芽麥,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飼料企業對優質玉米的需求。
南方港口后期看跌
由于前幾日北方港口發運增加,廣東港口庫存迅速恢復至10萬噸水平,但周邊企業用糧需求較大,出貨量亦急劇增加,內貿日均出貨量達到2.3萬噸,支撐短期內廣東港口價格高位運行。據預報船期在7月15日之前,廣東內貿到貨約合65萬噸,但不排除仍有部分船期因配艙延遲而推遲的現象出現,因此港口庫存恢復至高位后下跌風險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