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玉米定向拍賣有序進行,市場供應逐步增多,但是玉米現貨價格卻一路上漲,尤其山東地區玉米收購價格可謂飆升,目前最高已達2060元/噸,然而國內玉米期價表現卻先揚后抑,目前處于震蕩局面,市場因素亦開始由利多轉向利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新季玉米上市壓力不小
今年國務院決定在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自治區建立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近期報經國務院同意,財政部已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關于建立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的實施意見,補貼政策的主要觀點就是市場定價、價補分離,定額補貼、調整結構,以保障優勢產區玉米種植收益基本穩定,促進種植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今年雖然臨儲收購政策取消,但是此政策的出臺意味著對農戶種植收益的保證實質沒變,只是換一種形式保護農民收益而已。發生實質性改變的是玉米市場定價首先取消收儲,價格市場化意味著國內玉米價格將逐步向國際玉米價格靠攏,國際價格的漲跌將會對國內玉米走向產生一定影響;其次,價補分離農民利益可以得到基本保證,在新糧上市前挺價意愿降低;最后,補貼機制的形成令農戶種植積極性不減,目前華北地區進入玉米種植季,預計今年產量或不會明顯減少,因此此政策的出臺讓市場進一步明確,后期新糧上市玉米價格難再堅挺。
后期臨儲拍賣量將逐漸增大
截止目前玉米定向拍賣已進行3期,5月27日開始的超期存儲和蓆茓囤玉米定向拍賣已經累計投放949.2萬噸,累計成交579.7萬噸,成交率61.1%,其中6月14-15日計劃銷售超期儲存和席茓囤玉米448.55萬噸,實際成交312.07萬噸,成交率69.57%,拍賣總量不斷追加,成交率不斷轉好從一個側面突出市場對糧源的需求程度。通過地區成交情況來看,山東、山西、河北等地區成交最好,成交率99%以上,拍賣價格不斷提高,溢價現象明顯,最高溢價400元/噸,從側面看出深加工企業對糧源的迫切需求程度。山東等地區是玉米深加工主要集中地,但是定向拍賣每周度進行,拍賣成交火熱,然而下游需求緊缺情況并未改善,價格繼續維持高位運行,這令市場感到疑惑甚至無限度的想象下游需求的放大作用,筆者認為這只是時間差問題,因為玉米定向拍賣雖然每周都進行,但是拍賣數量有限,去掉極差糧源,糧源總供應還是偏少的,加上飼料企業及深加工企業補庫需求,日需求量遠多于日常加工量,供應還是存在缺口。另外,拍賣糧從出庫進入終端企業需要一個過程,保守估計20天甚至更長時間,這段期間下游仍處于糧源緊缺狀態,提價搶糧仍是常態,后期隨著玉米到庫及拍賣有序進行,市場價格將有所回歸。筆者認為后期玉米市場價格的轉折點將在臨儲拍賣,從數量上來看,臨儲拍賣多為2013/14年糧源,供應遠大于定向拍賣,又因前期市場進行定向拍賣,市場庫存多已充足,后期臨儲拍賣凸顯的效果就是供應壓力巨大,屆時臨儲拍賣價格或不再是重點。
小麥替代玉米趨勢仍難改
今年新麥收割工作已進入最后階段,各產區新麥陸續上市,加之新麥質量較差,不完善粒超標情況普遍,收購主體多持觀望態度,其市場價格不斷走低,其中國內飼料用麥價格在0.7-1.0元/斤,部分產區新麥價格已經下滑到0.85元/斤。相比之下,國內玉米價格則逐步攀升,目前部分地區收購價格已上破2000元/噸,兩者價差越來越大,為小麥大量替代玉米創造了機會,一般玉米、小麥比價達到1:1.05即可使用小麥替代玉米,顯然目前價格是符合的,因此今年小麥的替代規模或超過去年水平,這為飼料企業前期的糧緊缺提供了優勢條件,當然對玉米卻形成一定的壓力。
下游生豬需求增長放緩
通過5月生豬存欄數據來看,生豬產能回復緩慢,主要由于能繁母豬存欄處于低位,短期內養殖戶出欄意愿較強,豬源相對寬松,屠宰企業持續壓價,豬價或繼續下跌,養殖戶補欄理性,預計短期生豬恢復平穩,但是伴隨著豬價的下跌,市場養殖戶開始聯合抗價,出現惜售情況,導致屠宰企業采購難度增加,開始提價收豬,預計生豬供應或再次趨緊,豬價企穩回暖的概率還是相對較大的。有數據顯示,今年2/3季度小豬料需求良好,四季度以后大豬飼料將逐步增加,這對玉米需求的回復是一個較長的過程。深加工方面,目前面臨季節性需求回暖,淀粉需求迎來年度旺季,據淀粉廠透露,6月淀粉價格被整體看好,7月訂單要好于6月,價格仍存在進一步上漲的可能。從開機率來看,近幾期開工率維持上漲趨勢,周度玉米加工量達37萬噸,并且近期庫存處于低位,面臨需求轉暖,開工率有進一步增強的可能,對玉米需求形成較好的提振,當然按照目前玉米出口數量,若供應跟不上需求,市場極易出現供應缺口。就目前市場情況整體而言,下游需求端相對而言較為穩定,短期來看更多的變數多表現在供應端,其中當前拍賣節奏是市場價格運行軌跡的主旋律。截止目前定向拍賣已有段時間,下游庫存及需求已得到基本滿足,后期市場提價搶糧現象或將趨緩,尤其近期小麥價格的極速下跌令玉米價格承受不小的下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