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春節后漁民紛紛出海作業,到貨海鮮數量增加,春節期間高昂的海鮮價格也開始下降,進入3月份后有望逐漸回調到合理價位。
昨日,記者在市區興文里農貿市場發現,部分海鮮產品雖仍維持高價位,但整體零售價已呈回落趨勢。“因春節期間需求大增,部分中高檔鮮活水產品價格上漲比較大,現在基本回落了三到六成。”據市場內一海鮮商販介紹,除夕上午,規格在400克以上的銀鯧每公斤批發均價高達400多元,現在已降到每公斤均價280元左右;規格在200克—350克的帶魚,春節前半個月漲到每公斤60元左右,目前已回落到每公斤35元的均價。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春節前后海鮮價格落差如此之大?據浙南地區最大的海鮮批發市場——浙福邊貿水產城的相關工作人員分析,一是春節期間,北方幾大海鮮市場由于港口冰封,海上作業基本停止,因此來到溫州市場進行“南魚北調”;二是由于大寒潮致使廣東、廣西、海南等省的捕撈產量也相對下降,導致進入市場配貨的額度下降。另外,福建、浙江、江蘇三省今年的海捕量達到歷年最低。以上三個原因是導致今年春節期間的海捕類產品價格高企的最主要原因。春節過后價格如此下跌,則是因為最近天氣回暖,出海漁船捕撈正常,3月份以來漁獲物日漸豐富,導致價格回歸理性。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江蟹產量不多,價格一路都在高位運轉。”據該水產批發市場相關工作人員透露,受天氣、養殖周期等因素的影響,春節至今江蟹的貨源供應始終緊張,導致價格高企,甚至在零售市場出現短暫斷貨。“春節前,規格在半斤以上的一級蟹每公斤批發價在340元左右,即使是最近,售價也在每公斤300元左右。”不過,據該名工作人員分析,這一“價高量少”的局面將在3月份逐漸好轉。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暖,預計海鮮上市量還會有所增加,市民不久后就有望吃上物美價廉的鮮美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