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年底了,農產品交易也即將進入一年當中的黃金時節。按說生意應該好做,但是記者在農貿市場了解到,近期水產品市場整體交易情況沒有明顯放大,主要品種價格不升反降,快來隨小編一起瞧瞧。
“海參價格跌!跌!跌!”
在山東威海,“交九吃海參”是很多人特有的冬季進補的方式,也就是說,從冬至開始每天吃一只海參,共吃九九八十一天。眼下馬上就要交九了,過去火爆的行情今年卻一點都熱鬧不起來。“便宜”幾乎成了市面上鮮海參的標簽。攤主們說,養殖參從去年就開始下跌,今年跌幅最明顯。
1、供過于求是海參降價的主因
今年,目前市場圈養海參價格已經跌破每斤50元,僅為每斤46-48元。這一價位也成為近3年來海參市場的最低點。山東威海水產市場分析師徐春暉分析,影響海參價格下跌的因素有很多,供過于求是原因之一。
徐春暉:“受之前幾年海參大賣熱潮的吸引,不少生意人開始瞄上了海參這塊“肥肉”,紛紛投資這個領域,進行買苗、養殖和銷售活動,導致海參出現供過于求、市場日趨飽和的現象。供過于求,價格必然出現下跌。
2、海參作為高檔禮品,與目前節儉的大環境不搭
海參作為高檔產品,原本大多供應到賓館、酒店,反對鋪張浪費,主張厲行節儉,海參的銷量難免受到一定的影響。
3、受南方海參價格的影響
除了以上兩個原因外,價格低廉的南方海參也壓低了本地海參的銷售價格。據了解,南方水溫適宜,海參的養殖周期短,當年投入的海參苗當年就能打撈賣,而且出產率高,其養殖成本相對較低,在一定程度上對山東海參的價格帶來沖擊。
“海魚供大于求”
目前市場條重2斤左右的新鮮大鲅魚每公斤價格在26-28元,同比下降10%左右;新鮮小黃花魚每公斤價格在20-24元,同比下降18.2%。當前水產市場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
徐春暉:“導致當前市場鮮魚價格走低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出海捕撈的漁民收獲的小黃花魚、鲅魚、偏口魚較多,市場貨源十分的充足。今年市場鮮魚的整體銷量并不如往年。預計后期隨著天氣的轉冷,漁船出海減少以及臨近春節采購商陸續開始備貨,市場部分海捕魚類價格有望溫和反彈。”
“梭子蟹異軍突起”
不過,在水產品市場價格一片低迷的情形之下,梭子蟹的價格卻是異軍突起地出現上漲。目前山東市面上,四兩以上活的公梭子蟹每公斤價格為80-90元,而同樣重量的母梭子蟹,每公斤價格上漲至130-140元。
徐春暉:“其實每年進入冬季以后,受降溫、降雪導致的市場貨源偏緊,市場本地梭子蟹的價格一般都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預計后期隨著新一輪冷空氣以及元旦的臨近,市場梭子蟹價格還有望繼續呈現震蕩上升的一個行情。”
養殖戶,拓寬銷路是選擇
水產品還能迎來牛市嗎?以海參為例,徐春暉認為,想要逆轉可能性不大,養殖戶們拓展銷路是必然選擇。
徐春暉:“目前威海海參捕撈已陸續進入尾聲,在此也建議各產區的養殖戶和經銷商朋友,最近兩年隨著海參生產企業采購量下降,企業自己也需要拓展終端市場,要創立品牌進行銷售。為應對未來的市場競爭,要通過電子商務等現代營銷手段來鞏固擴大市場是眼下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