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蔥苗、削蔥根、裝箱過稱、搬運上車……連日來,在峨邊彝族自治縣毛坪鎮建華村香蔥成了大家的熱門話題。
雨過天晴,陽光明媚。3月25日,在該縣毛坪鎮建華村,路邊的層層梯田里長滿了郁郁蔥蔥的香蔥。放眼望去,田野里,人們正在緊張地收割香蔥,有的收割、有的清理、有的運輸,一派繁忙的景象。“這次我種了1畝香蔥,大概要收5000多斤”正在地里忙著收割香蔥的村民羅功友高興地說,“按照合同的保底收購價1.2元算,這畝地要掙6000塊錢,除去種子、地膜等開支,純收入應該不低于5000塊吧”“就是,種香蔥要比種油菜強得多哦,沒想到這小香蔥還能給我們創大收入呢。香蔥收完正好趕上春耕種玉米。明年我還要種”旁邊的村民接過話題道。
正說著,收購香蔥的車輛緩緩駛進村子,裝箱過稱、計數付錢……“這兒的香蔥質量好,我們運回公司后還要采用蔬菜凍干技術進行深加工,主要銷往日本等國”收購人員介紹道。“看來,我們在建華村試種的香蔥效果不錯”正在田間調研的該鎮工作人員說,“大家嘗到了甜頭,今年我們將以恒心村為中心,輻射帶動中心村、建華村等地,擴大種植規模。”
據悉,該鎮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致力山區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結合毛坪鎮氣候、地理等優勢,積極探索適合該鎮農業產業增效的發展道路。2014年,由峨邊源豐有機蔬菜專業合作社引進天成實業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訂單運作方式在該鎮建華村試種香蔥、割蔥32畝。種植期間,該鎮農技站會同峨邊源豐有機蔬菜專業合作社相關技術人員,多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從目前情況看香蔥畝產達5000余斤,按照1.2元/斤回收,畝產值達6000元,實現種植戶人均增收1627元。今年,將擴大種植規模,力爭達到1200畝,逐步實現規模化、產業化。
毛坪鎮地處大渡河沿岸,屬龔嘴庫區移民區,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氣候濕潤,適合蔬菜生長,群眾有著多年種植蔬菜的的習俗。該鎮恒心村地處大渡河南岸,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水資源豐富,目前毛五、毛楊、峨軫路貫穿全村,全村4.65公里通村通組公路,2.72公里田間作業道已全部硬化,具有良好的交通運輸條件。2014年,實施土地整理項目后,新增土地面積800畝,并已建成圓形100立方米蓄水池23口,所屬下大堰灌溉堰渠3.5千米,地理、氣候、交通等條件適合種植香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