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一個收獲的季節。金燦燦的稻田里,一串串稻穗飽滿地垂下了頭,惹人憐愛;遠處的山坡上,成群的羊兒在草地上覓食,不時傳來“咩咩咩”的叫聲;高處的玉米地里,一壟壟成熟的玉米仰天而笑,叫人歡喜。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最累的是秋收,最幸福的也是秋收,因為秋天是見證“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時節,農民朋友累并幸福著。
筆者帶您到山地農業縣納雍縣,感受一下這里的別樣秋收。
納雍,典型的山地農業,稻田是拾級而上的梯田,牛羊是放養在山上的,玉米是種在山間林地的。
一到秋收,農民朋友就會背起背簍,沿著山路,踏著野草,來到金燦燦的田地里,一捆捆的稻谷、一個個的玉米裝滿了背簍,借著高處,沉甸甸的背簍被抬到了農民那厚實的肩背上。背著成熟的食糧,在窄小的山路上一步步地向前,每走一步都透露著收獲的喜悅,雖然很重,很累。為了分享喜悅,交流經驗,秋收的農民喜歡三五成群地走在一起,聊著聊著,笑著笑著就到家了,也就感覺不到那么重,那么辛苦了。
今年,文昌街道桂花社區盧大娘家的稻谷、玉米也豐收了。盧大娘名叫盧林秀,他和丈夫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種植經驗豐富,加上今年春天雨水好,玉米收獲了上千斤,稻子也能收獲上千斤。看著豐收的稻子,盧大娘笑著說:“一年的糧食都吃不完,剩下的拿去賣,雖然賣相沒有包裝的好,但吃起來很糯的”。因為是山地農業,水稻一年只收一季,生長期長,光照時間長,所產的大米質量自然就好,吃起來口感非常軟糯、香甜。
今年,納雍全縣種植玉米41.08萬畝,其中雜交玉米39.5萬畝,良種覆蓋率96.2%,種植水稻5萬畝、馬鈴薯59萬畝。
就拿玉米來說,今年納雍縣采取各項措施,全面推進全縣農業工作,縣農牧局技術人員從玉米品種的選育到育苗移栽、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各階段都進行了專門的培訓和技術指導,使得大部分鄉鎮種植的玉米飽滿且出產率高,項目區平均畝產達713千克。
農民豐收也離不開農技推廣,今年納雍縣測土配方施肥實施130萬畝,完成新型職業農民培訓400人,土壤改良3020畝,坡改梯1366畝,水池及渠系灌溉4497畝。
家庭式養殖,山地上放養,桂花社區的龍家父子養殖了上百頭黑山羊,今年年收入預計在20余萬元,也是大獲豐收。
今年,納雍縣在養殖方面,大牲畜、生豬、羊、家禽存欄分別為8.7萬頭、24.6萬頭、3.7萬只、145.6萬羽,出欄大牲畜、生豬、羊、家禽分別為2.3萬頭、16.1萬頭、0.88萬只、72.36萬羽,肉類總產量1.92萬噸,禽蛋產量0.12萬噸,畜牧業產值5.2億元。
此外,納雍還大力建設茶葉、經果林、蔬菜和示范基地,種植茶葉1.6萬畝,人工種草7050畝,種植蔬菜 29.20 萬畝,完成特色蔬菜菜用馬鈴薯種植 7.8 萬畝、辣椒種植 9萬畝,新種精品水果園2.5萬畝。同時大力打造高山生態有機茶產業示范園、勺窩鄉蔬菜產業示范園、瑪瑙紅櫻桃產業示范園,推進茶葉、經果林、蔬菜三大產業,落實糧食生產安全、農畜產品質量安全。
今年,納雍縣預計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8%以上,達到6248元,糧食總產量達22萬噸以上,農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畜牧業總產值增長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