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水里,水草隨風搖曳,石蛙隱藏在石塊下,魚兒靈活游動……走進垵口鄉石倉村立體水產養殖基地,看到的是這樣一幕景象。
“我們正在探索發展立體水產養殖業。”遂昌小橋流水赤鱗魚立體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翁永其告訴記者,立體養殖主要是把石蛙和赤鱗魚混養在一起,石塊下養石蛙,水中養魚,上面空間種植獼猴桃、葡萄等藤蔓類作物,這樣既能起到遮陰效果,又能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發展立體水產養殖業看似簡單,其實并不容易,原因之一是養殖品種的特殊性。石蛙富含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赤鱗魚則是魚類珍品。兩者都必須在溫度適宜、清澈無污染、幽靜的水中才能生長。
垵口良好的生態環境為此提供了可能。“單是魚種來源地這一點,垵口就是別的地方不能比的。”翁永其說,這種魚只出現在生態極好的地方。四五年下來,合作社通過各種途徑,才收集到500多條赤鱗魚。
通過一步步探索,合作社立體水產養殖已初具規模。下一步,他們打算擴大養殖規模,模仿野生環境,建造一個新的繁殖、養殖基地,讓石蛙和赤鱗魚在更加適宜的環境中生長。“赤鱗魚還有一定觀賞價值,獼猴桃、葡萄等經濟作物可以采摘,以后我們還能發展生態旅游,增加經濟效益。”對于未來翁永其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