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75歲了,在家閑著無亊,趁著天氣好與村民們一道采茶籽,一天有60元,一年下來收入四、五千元不成問題。”望著眼前一樹樹結滿茶籽的油茶林,正大鎮邊墻村村民吳美成滿臉笑容地說。
眼下正是油茶采摘季節,當筆者來到松桃苗族自治縣正大鎮長征村油茶基地時,只見連綿起伏的油茶林綠浪翻滾,茶果俏立枝頭,漫山遍野的白色茶花和著陣陣清香撲面而來,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綠的世界。特別是近百人的采摘場景,伴隨著百姓豐收的喜悅,整個茶園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中,百姓們那開心燦爛的笑容在筆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該基地于2012年由松桃福農油茶專業合作社投資建成,基地采取“合作社+農戶+基地”的模式建設和經營,由合作社負責油茶的種植、管護等一切費用的投入,種植面積達到3700多畝,今年油茶喜獲豐收。
據合作社負責人陳建群介紹:“在正大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從開始選址到動員群眾流轉土地和修通產業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后,又及時組織群眾完成了3700多畝的油茶栽種任務,基地涉及長征、邊墻、正光和聚寶四個村,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22戶536人,每年僅土地流轉費和勞務支出就達140余萬元。今年有2000畝進入采摘期,產量在35萬斤左右,產油1.8萬斤,產值180萬元,到明年進入盛果期后,收入將會逐年見好。”
昔日窮山荒地,今朝“綠色銀行”。2012年陳建群看中這片荒山發展油茶種植,許多人勸他發展短頻快的產業比較保險,但他堅持發展油茶,他認為油茶不僅綠化生態環保價值高,也非常適應荒山造林,更好地保護生態。
“現在土地流轉了,就在家門口就業,既可賺錢,又能照顧家里,非常劃算。”長征村村民們都這么說。
“發展油茶,是貧困山區困難群眾實現增收致富的有效路徑。”看到了種植油茶的經濟效益后,陳建群信心十足地告訴筆者,下一步,她將利用油茶適宜觀賞的特點,發展鄉村生態觀光旅游,努力走出一條農旅結合、綠色發展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