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氣候變暖將致漁業減產 新研究揭示應對之策(圖)

   日期:2018-09-0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    瀏覽:393    評論:0    

  隨著海水由于氣候變暖而升溫,海洋生物將向更冷海域遷徙,漁業產量將大幅減少,未來人們餐桌上的海鮮也會越來越少。一項新研究發現,采取更有效的前瞻性漁業管理措施將有助于對沖這一負面影響。

  美國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日本北海道大學、美國環保協會等機構的科學家,模擬研究了氣候變化對全球915種魚類的影響。這是首個針對氣候變化及人類應對措施對漁業發展的影響的研究。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進展》雜志上。

  在氣溫上升1至4攝氏度的不同情形下,研究人員運用生物經濟模型等方法研究魚類數量、捕魚量、漁民收益等變化,進而分析氣候變化對漁業生產和魚類地理分布帶來的影響。

  研究發現,約50%被研究的魚類將因海水升溫而遷徙到其他海域,幾乎所有魚類的產量都將出現下降。熱帶沿海國家漁業受到的沖擊將最為嚴重,海產品是這些國家食物和收入的重要來源。

  研究指出,為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漁業管理措施,包括禁止過度捕撈、加強多邊漁業合作等,以確保未來幾十年海洋魚類資源仍能為全球人口提供重要食物來源。

  美國環保協會海洋項目高級經濟學家、論文作者之一伯登說,如果能將氣溫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同時采取可持續的漁業政策,全球漁業仍可實現較大收益。新研究給各國政府敲響了警鐘,必須改變現有的捕魚方式,否則將無法保障我們后代的食物供應。

  海洋因過度捕撈而承受巨大壓力,許多重要的漁業資源已被過度開發甚至消耗殆盡。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研究員、論文作者之一曼金說,魚類遷徙可能引發過度捕撈以及鄰國之間的漁業爭端,因此加強各國漁業合作尤為重要。

  隨著全球人口增長,魚類作為食物來源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應對氣候變化給漁業造成的影響對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有重要意義。數據顯示,全球海產品年產量為8千萬噸,為近30億人口提供了五分之一的動物蛋白,也為世界10%的人口提供就業。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