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wǎng) 水果網(wǎng) 大田網(wǎng) 花木網(wǎng) 茶葉網(wǎng) 藥材網(wǎng) 菌菇網(wǎng) 畜牧網(wǎng) 家禽網(wǎng) 水產網(wǎng) 特養(yǎng)網(wǎng) 種子網(wǎng) 肥料網(wǎng) 農藥網(wǎng) 飼料網(wǎng) 獸藥網(wǎng) 農機網(wǎng) 溫室網(wǎng) 食品網(wǎng) 工藝網(wǎng)

長江鱘子三代苗種繁育技術通過專家組驗收(圖)

   日期:2018-09-03     來源:聚農網(wǎng)    作者:jn720    瀏覽:385    評論:0    

  由我國科研部門聯(lián)合攻關完成的“長江鱘子三代苗種繁育技術研究”階段成果9月2日通過專家組現(xiàn)場驗收。這意味著我國長江鱘的全人工繁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對今后長江鱘自然種群修復及未來的養(yǎng)護利用意義重大。

  長江鱘又名達氏鱘,是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附錄中極危級物種。上世紀中后期以來,受過度捕撈等人類活動的影響,長江鱘自然資源嚴重衰退,野外種群幾乎滅絕。

  為了保護挽救這一珍稀特有物種,我國科研單位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開展長江鱘野生資源專項調查、人工繁殖和庫區(qū)移養(yǎng)等工作,先后突破實現(xiàn)了長江鱘的人工繁殖、仿生態(tài)自然繁育。今年4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與四川省宜賓珍稀水生動物研究所的聯(lián)合科研團隊首次完成了長江鱘子三代苗種繁育,獲得子三代開口期苗種6萬余尾。

  此次驗收,以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和桂建芳為首的專家組認為,長江鱘子三代苗種繁育技術嚴謹,資料完整,數(shù)據(jù)可靠。子三代苗種成功繁育,是長江鱘遷地保護的再次突破,預示著可持續(xù)人工群體建設和人工保種的成功,將為今后自然種群修復及未來的養(yǎng)護利用奠定基礎。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表示,下一階段,將把努力恢復重建長江鱘野外種群作為工作重點,同時推動長江鱘進入《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開展大規(guī)模養(yǎng)殖和合理利用。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wǎng)  |  會員服務  |  網(wǎng)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wǎng)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