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廣東東莞養魚戶陳之文一年出魚18次 草魚畝產五千斤

   日期:2014-11-2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6    評論:0    

  作為工業重鎮,廣東東莞的農業產值占比極低。不過,東莞仍然有2萬多畝淡水魚養殖水面,普通淡水魚料市場容量也將近3萬噸,不容小覷。

  就像當地工業一樣,在東莞從事淡水魚養殖的幾乎都是外來者,其中高州群體達8成左右。在東莞養魚的高州人吃苦耐勞,養殖技術豐富。年近花甲的陳之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984年,陳之文就在深圳寶安區養魚,1990年遷至東莞石排鎮養魚至今,在東莞現有魚塘100畝魚塘,在惠州潼湖瀝林地區也有110多畝水面。

  陳之文思維開闊、善于總結,愛好學習分享。“30年前《廣東農民報》(《廣東農民報》1994年更名為《南方農村報》)組織養戶培訓養殖技術,我就經常參加。”陳之文告訴記者,他喜歡不斷學習研究養魚技術,年輕時經常參加各種技術交流會。同時,他也是一個愛好分享養魚心得的老師傅,至今已經帶出了50多位養魚徒弟,周邊的人都親切地稱他“文叔”。

  與周邊養戶普遍3000-4000斤/畝的草魚產量相比,陳之文的畝產高達5000多斤,即使在去年草魚行情普遍低迷時,他也能夠賺錢。他本來只養殖草魚種,后來增加了成魚養殖。目前,他仍有100多畝草魚種塘,種苗暢銷東莞、潼湖等地。

  混搭鯪魚畝產1500斤 雜魚也賺錢

  養殖草魚30多年來,陳之文不斷總結改進,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養殖模式。目前,他的放養模式是:草魚1500尾/畝(1-3兩/尾)、鯪魚3000尾/畝(8-9朝/尾)、鯽魚1000尾/畝(8-9朝/畝)、鳙魚120尾/畝(3-5兩/尾)、白鰱50尾/畝(12朝/尾)。魚塘20畝,水深1.7米,配備5臺增氧機。

  除了鯪魚、鯽魚、白鰱一次性投完外,草魚、鳙魚都是分為3批投放,每隔兩個月投放一次。其中,草魚均投放500尾/次,鳙魚第一次投放50尾/畝、第二次40尾/畝、第三次30尾/畝。陳之文表示,因為白鰱產值低,去年4-5斤/尾規格才2.2元/斤,所以他今年特意減少白鰱的密度,增加鯪魚的密度。

  “因為養殖密度較大,為了魚不頂塘,必須分開放養,輪捕輪放,魚的長速也會快很多。”陳之文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鳙魚2.5-3斤/尾;而鯪魚在養殖4個月后長至20尾/斤才能達到上市規格。

  “草魚的產量每年都是5000斤/畝左右,不過這種模式的雜魚產量也一樣驚人,也能賺到不少,尤其是鯪魚。”陳之文說,除了草魚高產外,鯪魚的產量也有1500斤/畝,鯽魚400斤/畝,鳙魚200-300斤/畝。據介紹,陳混養鯪魚的密度為3000尾/畝,屬于中偏高的密度,由于鯪魚是養殖四個月后就開始與草魚一起上市,因此密度始終保持在合理范圍。“鯪魚畝產到1500斤/畝,一般4元/斤左右,產值并不低。”

  出魚不遷就行情 每10天出魚一次

  很多養戶都是看行情出魚,經常被魚價牽著鼻子走。然而,陳之文出魚從不看行情。依據自己的計劃和思路養殖,即使行情不好時,他也照樣出魚。一般每隔10天左右出一次魚,每年約出18批魚,出魚的主要規格為1.3-2斤/尾的統鯇,平均每批出魚5000-6000斤。

  “今年3月3日投苗,6月11日開始賣魚,第一次出魚2495斤,規格為1.3斤/尾,塘頭價6.1元/斤;到現在我共賣了9批魚。”在陳之文看來,一年賣十多次魚,雖然價格差時會虧一點,但是總有幾次行情好的時候可以賺回來,而且產量高。因此,一年下來總會賺錢。他告訴記者,按計劃出魚的最大好處是可以保證什么時候都有魚可賣。“無論魚價高低,該賣的時候就要賣,最好不要拖,雜魚也是一樣。因為魚大后頂塘,長速不但會變慢,而且料比會增加。”

  另外由于飼料漲價、行情不好時,很多養戶逐漸減少投喂飼料,但是陳之文卻保持2%以上的高投喂率。事實上,不跟行情出魚、正常投喂的做法思路非常好。他介紹,因為按照計劃出魚,不但可以降低養殖風險,而且可以降低養殖成本。隨著養殖時間的增長,餌料系數不斷增加,養殖成本增加,存塘魚還會影響耽誤下一批魚苗的投放,從而打亂整個養殖計劃,增加養殖風險。

  今年3月6日-8月8日,陳之文的其中的一口塘投喂了41990斤海大飼料,僅草魚增重了29900斤,料比只有1.4,價肉比3.18元,一包浮料大36斤魚,一包沉料大57斤魚。“不包括其他雜魚,今年上半年草魚就賺了4.6萬元。”

  調水為主的養殖模式 草魚種成活率96%

  “水好,萬事皆休。”陳之文認為,養魚必須調水,調水是最最重要的。他說,池塘的水質調好后,不但省了好多麻煩,而且節約了不少成本。很多養戶發現魚發病或死魚才調水,但已經遲了。

  陳之文表示,他投苗一個星期后就開始調水一次,以后每20天調水改底一次,殺蟲一次。他調水喜歡培菌為主,比如海聯科3101、3102等。

  除了注重調水預防外,在高溫時期陳之文也經常進行內服,使用海聯科“蚌毒靈散”拌料內服,一天一餐。因為高溫時期草魚吃料猛,容易引起腸胃炎,所以拌料內服可以預防這些病害。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陳之文池塘水質管理地特別好,所以他的苗種成活率非常高。他3月6日-8月8日在一口21畝塘放苗21000尾,死魚926尾,成活率高達96%。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