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河北秦皇島昌黎循環海水養出“綠色生態魚”

   日期:2014-11-2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0    評論:0    

  昌黎縣是河北省沿海漁業經濟強縣,擁有64.9公里的海岸線,海水養殖業已經成為該縣一項重要的富民產業。近年來,該縣依托沿海灘涂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海水工廠化養殖業,然而傳統的海水養殖模式容易造成海產品藥物殘留超標,破壞海洋生態環境,有悖“綠色”發展理念。怎樣在生態漁業的基礎上增產創收?

  昌黎縣水產部門適時引進了全封閉式循環海水工廠化養殖系統,通過實驗養殖牙鲆、大菱鲆、半滑舌鰨等經濟價值較高的底棲鲆鰈魚類,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在水產部門的技術培訓和推廣引導下,這種綠色、生態、高產、高效的養殖模式逐漸在該縣發展壯大。

  記者調查

  敢于試水

  勇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11月10日,昌黎縣團林鄉,記者走進秦皇島江鵬水產養殖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工廠化養殖廠房,走進養殖車間內,技術人員正在指導工人們給各養殖池的不同魚種按需投放魚餌料。

  “傳統的海水養殖模式只投喂冷鮮雜魚餌料就行了,而我們的封閉式循環海水工廠化養殖需要投放專用的全價顆粒飼料,同時要控制投喂量,提高投喂次數,這樣才能大大減少水域污染,同時加快魚的生長速度。”江鵬水產養殖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封閉式循環海水養殖系統技術總監希志勝向記者介紹。

  秦皇島江鵬水產養殖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昌黎縣一家主要從事工廠化養殖大菱鲆、牙鲆、河豚等珍品魚類的企業。雖然近些年來養殖規模不斷擴大,但是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視以及水產品市場準入門檻的逐漸提高,公司傳統的養殖模式越來越不適應現在的養殖要求,諸如養殖用水更換頻繁,對環境污染較大,而且易發生病害;用藥物防治病害和清理養殖池,容易造成成品魚藥物殘留超標,使企業遭受重大損失等諸多因素,造成養殖風險增加,普通的工廠化養殖可持續發展存在嚴重隱患。

  如何破解養殖過程中遇到的難題?2008年初,在昌黎縣水產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秦皇島江鵬水產養殖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打破傳統的養殖模式,在全縣率先投資引進了新型養殖模式和技術——封閉式循環海水養殖系統,建立了3萬平方米的封閉式循環水養殖車間,成為全縣第一個敢于“吃螃蟹的人”。據了解,該系統為河北省水產研究所和河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研究實施的封閉式循環海水養殖技術開發與產業化示范項目,并被確定為河北省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全封閉式循環海水工廠化示范基地”。

  “自從采用了先進的封閉式循環海水養殖系統,不僅減少了藥物的使用量,提高了魚的品質和產量,還減少了養殖廢水的大量排放,真正達到了生態養殖、增產增效的目的。”該公司董事長彭江介紹說,他們這兒養出的綠色生態成品魚在北京、甘肅、江蘇等各大市場非常暢銷。

  彭江說,封閉式循環海水養殖系統主要是利用生態平衡原理,使養殖用水在整個養殖系統的各區循環,不對外排放,只根據補充滲漏和蒸發的需要適時加水,克服了傳統流水式養殖的缺點,實現了養殖海水的循環利用,營造一個相對穩定的魚類生長環境,對養殖用水采用物理處理、生物降解、微生態調控等現代無公害健康養殖的新技術,降低外部海水污染,從而達到海水生態修復與治理,提高養殖效益,實現海水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技術支撐

  實現經濟、社會效益雙豐收

  11月11日,昌黎縣蘆荷鎮棉花坨村,記者走進秦皇島糧豐海洋生態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養殖車間,昌黎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張育霖正在和該公司的車間主任助理潘祖庚檢查過濾池內的生物填料使用情況。

  為了給養殖企業贏取更大的效益,昌黎縣水產局專門成立了水產技術專家服務團,把本單位中級以上職稱的技術人員派駐到重點企業蹲點,為企業進行全方位的技術指導和政策服務,以點帶面,推動了全縣工廠化養殖業健康快速發展。

  “采用封閉式循環海水養殖系統,不僅大大減少了養殖廢水排放對海域生態環境的污染,還最大限度避免了在換水過程中將一些細菌、寄生蟲及其他一些有害的水產動物帶進養殖場的弊端。”在養殖車間,張育霖站長邊察看大菱鲆的長勢,邊和記者算起采用循環海水養殖技術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賬,像出血病、淋巴囊腫、紅底斑病這些一直困擾養殖戶的病毒性疾病,在過去要用大量的藥物進行殺菌處理,現在通過生物包處理技術和紫外線消毒技術在海水凈化過程中就把這些病毒基本殺滅了,整個養殖過程基本不用藥,從而確保了成品魚的“綠色生態”品質,大大降低了養殖成本和養殖風險;此外,循環海水養殖技術使幼苗的成活率從原來的70%左右提高到現在的90%以上,密度由原來的20尾/㎡提高到32尾/㎡,產量由傳統養殖模式的6㎏/㎡增加到18㎏/㎡,大大提高了魚類產量和經濟效益。

  “現在我們公司采用的是生態清潔型封閉式循環水養殖方法,屬于國內最先進的循環水養殖系統。自2011年開始,分3期建設的3萬平方米養殖車間現已全部投入使用,并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秦皇島糧豐海洋生態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技術副總韓紅升介紹說,公司為了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先后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等科研院校簽訂了技術合作戰略性協議,并先后掛牌成立了“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節能環保型循環水養殖工程裝備與關鍵技術研發”項目示范基地,這些項目的順利實施將為該公司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更為有效的技術支撐。

  破解瓶頸

  助養殖企業揚帆遠航

  眾所周知,封閉式循環海水養殖系統需要健全的技術體系。可技術從哪里來?封閉式循環海水養殖系統投資大,又是個新鮮事物,后期運作中出現問題,技術顧問哪里去找?綠色生態魚品質高,價格也高,市場銷路怎么解決?

  昌黎縣水產部門為及時有效地解決廣大養殖戶在采用封閉式循環海水養殖系統初期遇到的技術難題,以產、學、研合作為主攻點,抓好技術攻關,把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的合作交流作為提升全縣循環水養殖技術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同時,該縣加強對全縣養殖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組織水產專家和技術人員定期與養殖企業結成長期幫扶對子,從而更加及時、有效地消除企業的技術盲點和誤區。

  此外,該縣依托“漁信通”“農信通”等短信服務中心,建立了水產養殖信息快速交流平臺,為養殖企業提供生產技術和市場供求信息。

  通過多年的實驗推廣,封閉式循環海水養殖系統改變了養殖企業“靠天吃飯”的養殖模式,凸顯出在工廠化養殖中的優勢,不僅改善了該地的海洋生態效益,經濟效益也非常可觀。據了解,在昌黎縣水產部門的積極引導下,現如今,該縣已有秦皇島江鵬水產養殖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秦皇島鼎盛海洋生態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秦皇島糧豐海洋生態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7家養殖企業引進了封閉式循環海水養殖系統,養殖總面積達20萬平方米。

  “雖然廣大養殖戶已經認識到封閉式循環海水養殖系統的優勢所在,但是由于該養殖系統前期投資成本太高,還是讓很多養殖戶望而卻步。”昌黎縣水產發展局副局長李永峰介紹說,下一步,他們將積極爭取上級部門對該系統的政策資金扶持,研發引進新品種,繼續引導養殖戶走“生態興養”之路,鼓勵小規模企業進行合作聯營,推進普通海水工廠化養殖向產業化、規范化、生態化養殖邁進,進而帶動全縣海水養殖業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