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茯茶是明朝(公元1368年前后)由陜西咸陽人發明的一種特殊茶葉品種,當時由于是官引制造,購銷受到官府控制,因此也稱為“官茶”、“府茶”。涇渭茯茶有限公司相關人士介紹,茯茶的保健功效和獨特的口味,來自于散布在茶磚上的“金花”,也就是發酵產生的冠突散囊菌,除了要通過特殊的發花技藝,還要配合陜西特殊干燥的氣候、當地偏堿性的水質,才能成功“發花”。該項工藝已成為陜西省級非遺項目,目前正在申請國家級非遺。
受經濟環境影響,廣州茶博會上有不少茶商都表示,今年的茶葉銷量普遍低于去年。陜西省茶葉協會會長、涇渭茯茶董事長紀曉明表示,近年來,中國茶業趨向不看好出口,不少出口茶商都轉為內銷,主要原因是出口的茶葉價格一般都在三四美元/千克的低價徘徊,并且多半作為原材料出口,無法打響國內茶葉品牌,因此茶業要做出特色,比如特殊的工藝,還有文化和收藏價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