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萬里茶路的先行者

   日期:2017-11-2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86    評論:0    

  榆次車輞常氏家族,經過幾代人不懈努力,至乾隆中期,制茗于武夷山,扎莊于恰克圖,開拓了通往蒙俄歐洲的萬里茶路,成為富甲海內的晉商巨賈。

  漫步常家莊園,品讀著每一處細節,才能發現它鐘靈毓秀的品格和含而不露的底蘊。在養和堂的常氏簡史館,聆聽講解員的講解,宛若走進時光隧道,跨越時空,感受常氏先祖搏擊商海的創業歷程。

  清雍正五年,俄國與清政府簽訂了《中俄恰克圖條約》,雍正八年,雙方開始了中俄邊疆貿易城恰克圖的修建。乾隆十年,在張家口經商的常萬達,將大德玉字號改為茶莊,在不丟內貿的同時,將主要財力和精力投入到對俄貿易中,開始了常氏家族綿延150余年開拓萬里茶路的壯舉。

  為保證出口質量,常家首先采取了收購加工茶葉、販運銷售的方式。常家在福建武夷山購買茶山,組織茶葉生產,并在崇安縣的下梅鎮設莊,精選和收購茶葉,建立茶坊和茶庫,將散花精制加工成磚茶,妥為收藏。每年茶葉成熟期雇當地工匠達千人。

  加工好的成品先用車馬經陸路運至江西的河口(今鉛山縣),再用船經信江、鄱陽湖、長江從水路運至湖北漢口,繼續沿漢水北上到襄樊,轉唐河到河南社旗鎮。而后換馱運北上,經洛陽過黃河、越太行山到晉城、長治,出祁縣子洪口,再于魯村換畜力車北上,經太原、大同到張家口或歸化(今呼和浩特),再換駱駝至庫倫到恰克圖。由于駝運比馬車安全快捷而且便宜,一般每匹駱駝可駝茶四百余斤,常家又備起了自己的駱駝隊,興盛時多達萬余駝。駝路也從過去經張家口到恰克圖,延長為從黃河入晉,一直到俄羅斯境內的莫斯科等地。駝運的興旺帶動了養駝業的發展,從而使茶路沿途的特種行業“駱駝店”應運而生。因為運輸工具以駱駝為主,故又稱“駝路”。

  常氏將80匹駱駝分為一幫,五駝為一行,共16行,一人管一行,每幫18人,由一幫首帶隊,一蒙人做向導,以保證在任何情況下不迷路,又可以找到水源及宿營地。每一幫中還要另配備一、二名通曉藥理醫道的人,并攜帶必用藥物,以保證人畜的平安。當時俄蒙邊境一帶馬匪猖獗,呼嘯而來沖至駝隊旁,人不離馬,俯身即可將商人駝鞍上的銀器掠去。針對這種情況,常家將從俄貿易換回的大量粗制銀器熔化后鑄成銀錠,然后再運回國內。這種自鑄銀錠每塊重達1000兩,合64斤,只能用專門的馬車運輸,馬匪來搶時無法俯鞭掠取,只好把這種大銀錠稱為“沒奈何”。

  由于常氏極注重信義,很快就取得了俄商及俄政府的信任和重視,生意不久便做到恰克圖以北的俄國境內,在莫斯科、多木斯克、耶爾古特期克、赤塔、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新西伯利亞、巴爾訥烏、巴爾古今、比西、上烏金斯克、聶爾慶斯克乃至歐洲的其他國家都有了常家的茶莊分號,使茶葉貿易之路延長到一萬三千多里。在這個進程中,常家在原先大德玉的基礎上,于道光六年新開設大升玉,道光二十年增設大泉玉,同治五年增設大美玉,光緒五年增設獨慎玉,形成了常氏一門五聯號進入俄國的格局。

  經過以常家為代表的晉商在對外貿易上堅持不懈的努力,使清政府的對俄貿易額由雍正六年的一萬余盧布發展到乾隆二十年的83萬盧布。乾隆二十五年猛增到135萬盧布。到嘉慶初年常萬達去世,其后代子孫子承父業主持常氏對俄貿易時,中俄恰克圖貿易額已經高達每年八百余萬盧布,至道光二十一年達到一千二百四十萬盧布,一百余年增加千余倍,常氏作為拓展中俄茶葉貿易的中堅功不可沒。

  在常家稱雄商海譽享中外的160余年中,常萬達“世和堂”一支擁有大昌玉、大德玉、大泉玉、三德玉、慎德玉、大升玉、大涌玉、大順玉等字號及眾多分號。在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年間,這些商號都進入全盛時期,遍布全國各地大江南北。其中大德玉、大德川、三和源改建為票號,與原有的錢莊、賬局一起運作。三大票號的總號皆設于太谷,常家票號便成為晉商中太谷商幫的中流砥柱之一,而氣勢恢宏的車輞常家莊園是常氏留給后人的又一寶貴遺產。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