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廣州市海洋與漁業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從化區農業局主辦,從化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華夏學院、流溪河森林公園管理處協辦的第二屆流溪河娟魚增殖放流暨“流溪娟魚十年(2007-2017年)”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流溪河光倒刺鲃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舉行。市海洋與漁業局龍桂華副巡視員出席活動啟動儀式并講話。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處、省漁政總隊廣州支隊、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從化區政協、從化區農業局、省漁政總隊從化大隊、流溪河森林公園管理處等單位有關領導以及有關企事業單位、青年志愿者和流溪河水庫沿岸居民代表約60余人參加活動。啟動儀式上共向流溪河光倒刺鲃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增殖放流光倒刺鲃魚苗3萬尾。
光倒刺鲃(俗稱娟魚)是我國南方土著魚類,是廣州流溪河知名魚類。曾幾何時,光倒刺鲃成群結隊洄游于流溪河中,場面十分壯觀。時至今日,因水壩建設、過度捕撈和環境影響,流溪河中光倒刺鲃資源量逐漸銳減。此次投放的光倒刺鲃是經市海洋與漁業局扶持社會企業建立的光倒刺鲃原種繁育場繁育出的子一代魚苗,是利用天然捕獲的原種親魚經人工繁育的幼苗。
市海洋漁業局和從化區農業局等有關部門一直積極推動流溪河光倒刺鲃保護和種群恢復工作,持續開展資源調查、保護區管理和保護執法工作,多次走進社區、漁區、校區開展宣傳活動,鼓勵、引導、扶持涉漁企業開展光倒刺鲃種群繁育和增殖放流。此次舉辦第二屆流溪河娟魚增殖放流暨“流溪娟魚十年(2007-2017年)”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回顧“娟魚十年”保護之路,開展系列宣傳活動,旨在增強社會公眾對流溪名魚的認識和了解,提高廣大市民的保護參與意識,進一步擴大“流溪娟魚”的品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