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中午,在位于海口秀英大道的秀英興海美食海鮮廣場的二樓賣海鮮的攤檔,每個攤位前都擺放著一疊有網洞的塑料筐,客人挑好的海鮮放在筐內濾完水,商家再秤重。小小“誠信筐”是海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推廣誠信的一個縮影。
當天中午,市民李先生來到興海美食海鮮廣場購買海鮮,在一家叫江南水產店的攤檔前,老板用網兜撈出魚蝦后,將海鮮裝進一個四周和底部密布網洞的塑料筐內,然后再放到放心秤上,細心的老板甚至將放心秤上托盤里積有的一點水先倒出再稱重,然后減去塑料筐的重量進行收費,整個過程一目了然。老板計正胡說:“客人買得放心,我們的生意也做得安心,很多都是回頭客。”
“野生東星石斑170元每斤,麻蝦70元每斤……”記者在現場發現,這個海鮮市場所有攤檔擺賣的海鮮均明碼標價。此外,該海鮮廣場還提供海鮮加工服務,所有門店都在顯眼位置標示出收費標準,“我們讓所有商家明碼標價,確保客人明白消費。”該海鮮廣場市場部劉經理說,在海鮮廣場二樓中間消防通道處,還設置了一臺由工商部門提供的公平秤,旁邊同樣擺放了“誠信筐”,消費者購買海鮮后如不放心還可在公平秤上復秤。
劉經理介紹,興海美食海鮮廣場自9月27日試業以來,就在攤檔中推廣使用“誠信筐”,防止“海鮮帶水”秤重,得到商家的積極響應,大家都自覺使用“誠信筐”;加上攤檔很多老板自家都擁有漁船,減少了中間環節,海鮮價格實惠,贏得了很多回頭客。
“推廣‘誠信筐’以來,興海美食海鮮廣場從試業至今零投訴。”秀英工商所副所長王玉江說,海口對海鮮排檔欺客宰客、商業賄賂等不法行為保持“零容忍”,推廣“誠信筐”讓海鮮消費更加透明,消費者更加放心,今后將逐步在轄區其他農貿市場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