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慶杜爾伯特煙筒屯鎮三合村,零下20度的寒冬中,劉孟江的魚塘內正進行著一場特殊的“冬捕”,周圍很多河蟹養殖戶都在觀望,熱鬧不已。而此時劉孟江心里卻在打鼓,成敗在此一舉,如果效益好,這4300多斤河蟹能給他帶來近十萬元的純收益。隨著捕蟹籠緩緩露出水面,滿籠河蟹“張牙舞爪”。劉孟江松了口氣。劉孟江是煙筒屯鎮三合村村書記,這么多年頭一次和河蟹打交道,就搞起了冬儲。
“咱們煙筒屯水域資源豐富,冬儲魚也做的不錯,為什么河蟹不行,我就想給周邊養殖戶趟趟路,這玩意效益特別高。”劉孟江說道。說干就干,在租用了兩個共30畝的魚塘后,9月份河蟹大量上市時,劉孟江以每斤15元的價格購入4300斤河蟹,并按雌雄分別儲存在魚塘內。為了提高河蟹品質,劉孟江飼喂玉米粒和雜魚等為其育肥。進入11月,室外開始結冰,河蟹進入不進食的“冬眠”期,冬儲算是走完了一大步。
這幾個月時間里,劉孟江心里沒少打鼓,河蟹被封在了40公分的冰層下,缺不缺氧、水情如何……他不斷上網查詢資料并向河蟹養殖大戶、鎮里的技術人員請教,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鑿個冰眼觀察一番。經過忐忑的四個月,這第一籠河蟹不論從品質還是個頭都達到了他的預期。“我從現在開始陸續出售到春節,按照市場價30多一斤,比正常養殖收益高出一半。明年許多養殖戶都說要和我一起干,一起發蟹財。”劉孟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