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正式開湖。記者從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漁業行政執法處(以下簡稱漁政處)了解到,今年滇池沿湖區縣共檢審辦理捕撈許可證1276本,創下近4年來新高,其中繳納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將入湖捕撈的漁船達1035艘。
對于世世代代生活在滇池邊的漁民來說,開湖捕撈期是他們一年中最為忙碌,也最為期待的時節。連日來,不少漁民都起了個大早,為了即將到來的“開湖季”做著準備。昨日上午,晉寧余家溝村的漁船碼頭上一派熱鬧繁忙的景象,由于今天一早就開湖,因此不少漁民都趁著這最后的時間,再到船上做做準備工作。古滇藝海大碼頭上,也早已聚集了上百艘的漁船,現場一幅老昆明“千艘蟻聚于云津,萬舶蜂屯于城垠”的景象。今天一早,這些漁船就從沿岸的各個地方涌入滇池,開始一年中的收獲季節。
從22日起,漁政處工作人員就在沿湖各縣(區)及度假區管委會所涉村委會(社區)內,上門為村民辦理《滇池漁業捕撈許可證》年度檢審。據了解,今年共在晉寧區設置了4個捕撈證檢審點,而西山區、官渡區、呈貢區和度假區大漁片區分別設置了3個、3個、1個和1個辦理點。截至昨日,漁政處共辦理捕撈許可證檢審1276本,與捕撈證持有總數1296本相比,僅有20本未在今年辦理檢審,創下了近4年來新高。
漁政處統計數字顯示,2014年檢審辦理了1197本捕撈證,入湖捕撈漁船有889艘,2015年檢審1275本證,參與捕撈的船有821條,而2016年檢審了1269本捕撈證,入湖捕撈漁船達1070艘。漁政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主要是由于2014年和2015年開湖時,允許捕撈的都是銀魚和蝦。而捕撈銀魚和蝦不僅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且需要一定的捕撈技術,因此入湖捕撈的漁民相較之下會少一些。去年第一階段開湖大量大型經濟魚類已被捕撈上岸,相比去年,今年入湖的漁船稍微少一些是正常的。
為了防止少數漁民提前入湖進行捕撈,從9月22日開始,漁政處聯合昆明市公安局水上治安分局以及西山、官渡、呈貢、晉寧漁政站啟動了聯合執法行動,在開湖前及開湖第一、第二階段的間隙期間24小時蹲守水面。僅28日、29日,聯合執法行動出動船艇41艘(次),出動執法人員123(次),有效制止了漁民提前入湖捕撈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