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減量不減效 控害更綠色

   日期:2017-08-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344    評論:0    

  與2014年相比,2016年北京市蔬菜畝均化學農藥用量減少3%,設施蔬菜生產基本實現了低毒化學農藥的使用,全市農藥總使用量也減少了6.8%。近年來,為落實北京市農藥使用減量控害目標,保障首都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北京市植物保護站以減藥為中心目的,通過推廣綠色防控技術、研發生物天敵產品、改良農藥器械裝備、建立統防統治服務隊伍四方面促進化學農藥減量和替代,提升農產品品質。

  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副站長楊建國說:“為了保障北京市菜籃子與農產品質量安全,開展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勢在必行。蔬菜病蟲害種類多、發生原因復雜,這就要求蔬菜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高度融合,加快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使用量的速度,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健康’手段進行蔬菜生產。”

  技術綠色防控重預防。

  走進昌平區創新百善循環農業園的設施西紅柿種植溫室,進門有門簾,棚膜下部是防蟲網,棚室空中吊著黃板,植株上掛著天敵產品,可謂防控手段全方位。

  作為北京市蔬菜綠色防控示范基地中的一員,園區負責人張旭說:“農產品質量安全是園區的核心,綠色防控技術的落地是園區生產出高標準農產品的‘助力器’,綠色防控重在預防。”為此,園區將病蟲害防治提前到農作物苗期,生物天敵從苗期開始入駐溫室,保障植株在“干凈”的環境生長。病蟲害發生的時期,園區首先準確診斷病情,匯總信息決定用哪類藥。哪種藥安全,用藥量多少,這些都已經成為園區防治病蟲害的規定程序。

  北京市植物保護站蔬菜科科長李云龍介紹,北京市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基地的示范重點就在于推廣設施蔬菜病蟲害全程承包服務,色板誘殺監測技術、露地蔬菜太陽能殺蟲燈誘殺技術以及專業化防治技術等的指導服務,實現了基地綠色防控技術全覆蓋。同時,在昌平草莓和順義番茄種植基地開展蜜蜂授粉和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的示范推廣工作,示范推進區面積達到兩萬余畝,實現了蜜蜂授粉成功替代人工激素授粉,避免了激素使用,節省授粉成本50%以上,減少化學農藥用量60%以上,番茄每畝增產20%左右,果實品質明顯提升,農民每畝平均增收3000元以上。

  目前,北京市蔬菜綠色防控示范基地數量已達到88個,示范基地實現了全程綠色防控技術使用率100%,綠色防控覆蓋率100%,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合格率100%,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比例80%以上,化學農藥用量整體減少60%以上。

  服務統防統治全覆蓋。

  2008年,北京市探索建立了第一支蔬菜病蟲害專業化防治“飛虎隊”。2013年以來,北京市加快了蔬菜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進度,截至2017年初,服務隊伍數量達到16個,專職從業人員300余人,配備高效植保機械321臺。

  說起蔬菜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隊的好處,昌平區金六環農業園副主任陳明遠深有感觸:“用工人難找、成本高一直是園區發展的難點。專業化植保服務隊進入后,園區的工人只需負責栽培和日常管理就可以了,節省用工,提升效率,這樣的模式符合設施蔬菜和草莓輕簡化栽培的理念。”

  近年來,北京市開展了政府購買蔬菜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服務的探索,通過公開招標,確定了6家具有一定病蟲害防治經驗的公司,為28個生態園區提供蔬菜病蟲害的專業化防控服務。“從土壤消毒、棚室消毒到無病蟲育苗,再到產中理化誘控、生物防治、生態調控等方面的科學合理用藥,最后到蔬菜植株殘體處理,使設施蔬菜栽培的全過程形成一個良性作業鏈,這就是公司為園區或基地提供的專業化植保服務體系。”北京比奧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孟祥欽介紹,公司除了配備專用服務車和防護專用包以外,還配備了60多臺精準、高效的噴藥設備,儲備有常用殺蟲劑、殺菌劑、生長調節劑等50余種產品,其中生物農藥占60%以上。公司為昌平區麥莊村提供了草莓全程專業化服務后,每個草莓種植棚室的化學農藥用量從1260克降至480克,用藥次數從20次以上降至13次,專業化防治用藥成本從1800元降至920元,草莓產量和品質均有所提高。

  據測算,北京市農藥利用率從2015年的39.8%提高到2016年的41.2%。16個蔬菜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的日總作業能力達5000畝,累計服務面積已經超過20萬畝次,服務模式正從代防代治、階段承包防治向全程承包防治轉變,服務內容也在向全程防控轉變。

  藥械節水節藥更精準。

  80后的王守文是巨禾病蟲專業化服務團隊的一員,每天巡視自己負責園區的一個個溫室和大棚,打藥是經常的事。以前用手壓噴霧器的時候,一個棚打藥需要用60升水,歷時兩小時。如今,王守文用上了常溫高效煙霧施藥機,站在植株作業道就可以噴灑,一噴可達10米遠,霧化效果好,霧滴平均直徑只有50微米,可在空中懸浮1個小時以上,逐漸均勻地落到植株的葉片上,每畝施藥時間只需5-15分鐘。與傳統的背負式手壓噴霧器相比,該機器理論上可提高農藥利用率30%以上,農藥年使用次數減少4-6次,農藥使用量減少20%以上。而且,施藥機每次用水量為3-10升,只是原來的1/10到1/20,節工、節藥、節水效果非常明顯。

  據北京市植物保護站農藥與藥械科科長賈峰勇介紹,近年來,他們加大了對高效、精準、低量農藥植保機械的篩選與評價研究,篩選出了常溫煙霧機、超低容量噴霧機、靜電噴霧機、精準噴霧機等新型植保機械,可使農藥利用率提高15%-20%,作業效率約每小時4畝,可節水90%以上。市區兩級植保系統依托財政支持,為北京市蔬菜生產園區配備了高效植保機械400余臺,切實提高了生產園區的農藥利用水平。

  據了解,北京市力爭到2020年化學農藥使用量比2014年降低15%。楊建國說,北京市正探索綠色防控技術物化補貼的政策,推進生物農藥、生物天敵使用的覆蓋率,擬將使用生物天敵的補貼達到90%。同時,探索社會化服務使用綠色防控技術產品的補貼政策,加強培訓,引導農民樹立科學用藥、安全用藥的理念,落實新的《農藥管理條例》,對農藥經營者、使用者進行更加嚴格的監督。

  產品以蟲治蟲品質高。

  6月27日,北京延慶區八達嶺老齊西瓜專業合作社內,工人正忙著將西瓜裝箱。但種了一輩子西瓜的齊文彤卻對每斤3元錢的價格并不滿意。“為了提升西瓜的品質,合作社100多個西瓜大棚在病蟲害防治方面采用以菌治病、以蟲治蟲,沒有用一點化學農藥,西瓜品質明顯提高。”

  2017年,北京市實施設施蔬菜害蟲天敵防控全覆蓋項目,在全市10個區、45家蔬菜生產基地建設了1萬畝示范區,推廣生物天敵防控害蟲技術,在整個作物生長期的害蟲防控上實現化學農藥零使用。“老齊瓜園的蟲害主要是紅蜘蛛,我們用智利小植綏螨防治紅蜘蛛,以蟲治蟲,一畝地用9000-10000頭,西瓜生長期釋放兩次天敵就可以有效防治,效果達到76%以上。”延慶區植物保護站推廣研究員谷培云說。

  北京市植物保護站生物防治科的李金萍博士說,圍繞“化學農藥減量”,北京市不斷推進生物天敵生產線研發,針對設施蔬菜蟲害發生頻率高的蚜蟲、薊馬、粉虱、葉螨4類主要害蟲,研發形成了異色瓢蟲、東亞小花蝽、煙盲蝽、捕食螨等5條天敵生產線,實現了設施蔬菜主要害蟲生物天敵產品的全覆蓋。

  2015-2016年,北京市開展生物天敵防控設施作物害蟲示范工程,在北京市80家蔬菜生產基地建設了生物農藥和生物天敵應用示范區,推廣4種生物農藥和兩種天敵,示范區內實現了生物防治技術應用全覆蓋。據統計,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北京市蔬菜化學農藥用量降低9.8%,農藥總用量降低5.4%,減少化學農藥32.3噸。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