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殺蟲劑氟蟲腈污染的“毒雞蛋”風波在歐洲愈演愈烈,不但導致荷蘭、比利時和德國的零售商下架數以百萬計的雞蛋,英國、法國也通報發現了進口自荷蘭的問題雞蛋。
氟蟲腈是可殺滅跳蚤、螨和虱的殺蟲劑,人如大劑量食用可致肝功能、腎功能和甲狀腺功能損傷,它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 “對人類有中度毒性”的化學品。歐盟法律規定,氟蟲腈不得用于人類食品產業鏈的畜禽養殖過程,食品中的氟蟲腈殘留不能超過每千克中0.005毫克。
“毒雞蛋”6月初首先在比利時發現,該國食品安全局最先發現從荷蘭進口的雞蛋中含有氟蟲腈,荷蘭隨后啟動調查。氟蟲腈的污染源頭直指荷蘭一家名為“雞之友”的農場殺蟲服務公司,其客戶不僅包括荷蘭180家農場,也涉及法國、英國、德國和波蘭的農場。
“毒雞蛋”風波的復雜性還在于,荷蘭是歐洲禽類產品主要出口國,有許多國家進口荷蘭雞蛋,還有許多國家的農場使用“雞之友”殺蟲服務,而該公司可能從2016年6月起使用的抗虱殺蟲劑中就含有氟蟲腈。
據歐盟規定,歐盟范圍內銷售的雞蛋可通過獨特的數字號碼溯源,這為受波及國家召回或下架數以百萬計的問題雞蛋提供了條件,消費者也可以通過荷蘭披露的問題雞蛋編號而自行排查。
許多歐洲媒體和公眾在追問,為什么食品安全監管嚴格的歐洲會出現 “毒雞蛋”事件,以及比利時相關機構為何當初知情不報。他們希望荷蘭和比利時等國相關部門在調查后給出合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