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安徽和縣助力化肥零增長行動

   日期:2017-07-2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12    評論:0    

  2016年,安徽和縣承擔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減肥增效縣項目,按照項目實施方案要求,以綠色增效、節本增效、提質增效為目標,以調整施肥結構、轉變施肥方式、促進耕地質量升級為主線,以提高配方肥到田率、有機肥資源利用率、化肥利用率為重點,強化土壤檢測和試驗示范等基礎性工作,大力推廣土肥新技術、新產品、推動全縣化肥使用量零增長,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服務能力提升

  以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為契機,改擴建了總面積達600平米的化驗室,新購置各種分析儀器設備約30余臺套,配備了專業化驗員6名,其中有土肥專業本科以上學歷的有5人,確保了各項化驗分析工作的順利開展,連續八年通過省土肥總站化驗室質量考核,2014年被農業部授予“測土配方施肥標準化驗室”。

  加強數據庫建設,推進土肥信息化。建立測土配方施肥屬性數據庫、空間數據庫,開展耕地地力評價,編輯了《和縣耕地地力評價與應用》,建立了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使土肥工作逐步走向信息化。

  采集和分析土壤樣品300個,分析化驗7200項次,開展“蔬菜(辣椒、番茄)2+X”肥效試驗2個,蔬菜中微量元素(硼、鋅)肥效試驗2個,水稻肥料利用率試驗2個、水稻有機肥替代化肥減量試驗2個,有機無機結合試驗2個,水稻緩釋肥等新型肥料試驗示范6個,在全縣10個耕地質量監測點開展耕地質量監測,同時對全縣30個固定調查點開展化肥使用情況調查。

  技術推廣到位

  以蔬菜為重點,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結合全縣蔬菜生產特點,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根據不同作物、不同生長期需肥特點和土壤測試、配方校正試驗結果,制定合理施肥方案,通過技術培訓,發放技術材料和施肥建議卡等方式,指導菜農科學施肥。改變以往大肥大水的施肥習慣,普及推廣微噴、微滴灌技術。據試驗和調查,采用微滴灌施肥技術比常規做法畝節水約40%、節肥6.5公斤、節工12小時、增產460公斤,節本增效約1000元,全縣微滴灌施肥技術應用面積約20萬,年節肥約1300噸,總節本增效約2億元。

  突出抓好有機肥應用,實現有機肥替代減少化肥用量。圍繞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示范創建,強化土肥技術支撐,大力推廣蔬菜有機肥替代技術,以綠源蔬菜等10家省部級標準園為依托,大力推廣有機肥應用。通過示范引導、宣傳培訓和技術指導,帶動全縣有機肥替代化肥面積約8萬畝,畝施優質有機肥1000公斤,年施有機肥8萬噸,節省化肥1200噸,2016年結合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項目,發放秸稈腐熟劑215噸,推廣小麥秸稈催腐還田10.7萬畝,帶動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0%。

  突出配方肥應用,提高肥料利用率。以配方肥推廣應用為主線,結合水稻產業提升行動、水稻與油菜高產創建、糧食綠色增產攻關等項目,以整建制推進、銷售網點帶動、配方肥補貼為抓手,大力推廣配方肥應用。據統計,2016年共推廣配方肥1.25萬噸,配方肥應用面積55萬畝,減少不合理施肥750噸,提高化肥利用率1%。

  選定示范主體

  2016至2017年,在水稻上建設減肥增效示范區1萬畝,在水稻、蔬菜上建設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區1萬畝,在水稻和蔬菜上集成推廣化肥減量增效技術示范區2萬畝,按照項目實施方案要求和縣農委縣財政局項目管理要求,2016年12月就制定了項目申報指南,并以文件形式印發給各鄉鎮政府,同時在縣農委網站公開,經全縣農業經營主體自主申報、鄉鎮初審和縣農委、財政局組織專家評審,確定了馬鞍山順天水稻種植家庭農場等71家經營主體為2016年減肥增效縣示范區建設擬實施主體。為確保減肥增效示范區建設,縣農委同實施主體簽訂了示范區建設協議,同時對71家實施主體進行了集中培訓,確保減肥增效示范區建設成功。

  抓好物化補貼

  按照項目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本縣實際,項目資金200萬元用于補貼承擔減肥增效示范區的實施主體,2016至2017年全縣減肥增效示范區3萬畝(其中2.8畝水稻減肥增效示范區補貼配方肥,1800畝蔬菜示范區補貼水溶肥,200畝水稻核心示范區補貼緩釋肥),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區1萬畝 (其中0.5萬畝水稻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區補貼有機無機復混肥,0.5萬蔬菜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區補貼生物有機肥)。

  經縣公共資源監管局公開招標140萬元的配方肥、25萬元有機無機復混肥、25萬元的生物有機肥、9萬元大量元素水溶肥,共采購司爾特(18-12-15)配方肥770噸,司爾特(12-6-7)有機無機復混肥210噸,萊姆佳生物有機肥304噸,并全部發放到承擔示范區建設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手中。

  示范成效顯現

  水稻減肥增效和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區主要是在一季中稻上開展,目前示范區建設完成率已達80%,其中善厚鎮五月村和石楊鎮新農村兩個減肥增效示范區面積達2萬畝。示范區內集成推廣綠肥種植、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配方施肥、緩釋肥等減肥增效技術,同時在示范區內安排水稻肥料利用率試驗2個,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驗2個,耕地質量監測試驗1個,有機無機結合示范2個,控失肥示范2個,緩釋肥示范1個,配方肥校正示范4個,集成展示土肥新技術。

  2016年9月,省農委在和縣召開全省水肥一體化現場觀摩活動。作為觀摩現場,善厚鎮五月村和歷陽鎮勝利村的示范區受到了與會代表的高度評價。示范區以蔬菜、水稻作物為主,開展“雙節”(節水、節肥)、“雙推”(推廣新肥料、新技術),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化肥減量增效技術,充分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措施

  強化組織領導。為做好全縣測土配方施肥減肥增效項目工作,成立了以分管縣長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縣測土配方施肥、化肥使用量零增長和耕地質量提升工作的組織、協調任務落實、檢查督導等;縣農委成立了以分管主任為組長的技術指導小組,負責化肥減量增效和耕地質量提升的技術指導和日常業務等工作。

  以新型經營土體為重點,狠抓個性化服務。在統籌抓好面上測土配方施肥的基礎上,重點抓好遴選承擔減肥增效示范區建設任務的71家300畝以上的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面積約8萬畝,根據其實際需求,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基地,詳細了解基地的生產情況,為每個基地建立土壤肥力情況檔案,并根據基地的生產安排,在作物播種前,依照土壤養分狀況,制定施肥方案,指導科學施肥。同時,在每個基地建立一個長期耕地地力監測點,定期監測,掌握每個示范基地耕地地力養分狀況及變化趨勢。

  強化示范區建設,集中展示土肥新技術。為抓好減肥增效示范區建設,集中展示土肥新技術,2017年在善厚鎮五月村和石楊鎮新農村,建設兩個水稻化肥零增長暨耕地質量提升萬畝示范區,在示范區內安排不同新型肥料展示10組,有機肥替代化肥減量試驗1組,有機無機結合試驗1組,水稻肥料利用率試驗1組,耕地質量監測試驗1組;示范區采用綠肥種植、秸稈還田、使用配方肥、緩釋肥、控失肥、耕地質量監測等,集中展示土肥技術,示范引導全縣化肥減量增效。

  強化農企合作,促進化肥減量增效。加強與肥料生產企業合作,確定5家肥料生產企業,開展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活動。 2017年聯合安徽司爾特開展送配方肥到村活動60次,聯合安徽萊姆佳開展送配方肥到村活動20次,通過送配方肥活動,共計推廣配方肥3000多噸。

  強化宣傳培訓,提高農戶科學施肥意識。為提高農戶的科學施肥意識,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縣農委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微信群、墻體標語和科技趕集等方式,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科學施肥知識宣傳活動;組織科技示范戶和種植大戶觀摩示范現場;在作物生長關鍵時期對全縣新型經營主體發送短信提醒或郵寄施肥建卡給種植大戶,指導農民科學施肥、追肥。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