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合力描繪肥料轉型路線圖

   日期:2017-06-2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49    評論:0    

  6月25日,迄今肥料行業最大規模的調研活動,走進素有中國復合肥行業風向標之稱的山東省臨沭縣。這是今年3月26日肥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型調研在北京啟動后的重要一站。

  調研在金正大集團總部進行,來自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全國農技推廣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國家化肥質檢中心(上海)、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清華大學、中國社科院、中國化工報社等部門和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和專家,以及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農民日報等近30家中央、地方、行業主流媒體參加了此次調研活動。

  在談及此次調研的原因時,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金涌說,化肥是一項偉大的發明創造,但近年來過量使用氮磷鉀,造成了日益突出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這種現狀必須改變。

  肥料供給側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一攬子方案。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潘愛華在調研座談會上表示,肥料供給側改革首先要服務于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要求,牽扯到研發、生產、使用等多個環節,既需要從產品上進行創新,同時還需要推動農化服務的創新,教農民使用很關鍵。

  國務院參事劉志仁同樣強調研發新型肥料的必要性。他說,對于肥料企業而言,既能保證糧食安全,又能改良土壤和保護環境是未來的焦點。

  淘汰落后產能、提高中高端供給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一環。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石化處岳亞偉表示,肥料行業的過剩更多是結構性過剩,與農業的需求相比,高端綠色的肥料并不過剩,且供給不足。

  當天,調研組實地走訪了金正大研發中心、控釋肥生產車間、水蜜桃示范田,從技術研發、產品制造到田間服務,高度肯定了金正大全方位發力供給側改革的經驗和實踐。調研組了解到,金正大是全球最大的緩控釋肥企業,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硝基肥和水溶肥生產企業,已形成國內最為齊全的新型肥料矩陣。

  上海化工研究院院長李良君表示,面對化肥行業發展的各種矛盾,合作的智慧與創新的勇氣缺一不可。調研當日,金正大集團與上海化工研究院簽約,這是金正大近些年掀起行業大協作的又一個新動作。“相信雙方的合作會成為業內強強聯合、產學研協同發展的新標桿,對肥料產業轉型升級和現代農業服務起到積極作用。”金正大集團總裁萬連步表示。肥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發起單位之一、中國化工報社社長崔學軍對此深表贊同,他認為,在化肥行業“大聯合、大發展”的大勢所趨下,技術創新、資本并購、渠道服務和標準制定將成為標桿企業合作的重要結合點,也將成為化肥行業未來五年發展的關鍵詞。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