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火熱的殺菌劑,是誰?毫無疑義,大家公認,是“吡唑醚菌酯”。根據業內植保專家測算,吡唑醚菌酯的市場容量,未來將接近20億元。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大單品”,對很多企業而言,未來3——5年是個黃金機遇期。
根據農業部藥檢所的信息,截止到2017年5月16日,吡唑醚菌酯的原藥登記證達53個,制劑登記證194個(單劑72個,復配122個)。正在申請田間試驗的,有1,316個試驗證(單劑475個,復配841個)。未來2——3年,還有一批企業繼續進入“吡唑”市場。因此,2017年,最火熱的殺菌劑,莫過于“吡唑醚菌酯”。據統計,接近有70%的企業,涉及進入到吡唑醚菌酯市場。
根據業內專家測算,2015年,吡唑制劑大約在在7億元;2016年,制劑可能在10億元左右;未來3——5年,吡唑制劑市場,有可能會突破20億元。根據公開的信息,2017年,吡唑醚菌酯原藥的裝置產能,全國累計已經超過1.80萬噸;假若按照3,000噸的實際產出量,原藥按照35萬元每噸計算,吡唑原藥市值有望在10.50億元左右。
目前,吡唑市場,高手如林,且都是以大廠家為主,在國內排得上號的制劑企業,都已經涉足吡唑市場,中小企業進入者也不少,吡唑市場可謂“熱火朝天”。面對競爭如此激烈的吡唑市場,永農憑什么敢于逆流而上呢?
1 永農看好吡唑,提前布局了原藥及制劑登記。
未來3——5年,吡唑將迎來一個戰略機遇期,永農不會放過此機遇。為此,永農已經獲得了吡唑原藥登記證,PD20161623,是國內較早涉足吡唑醚菌酯的原藥企業。
在制劑登記上,永農申報了SC、EC及復配(45%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SC)等。永農在吡唑市場上,是有備而來的,決不是匆匆上馬的。
2 吡唑與永農百速頓,形成戰略互補。
提起永農,很多人想起“百速頓”大品。其實,永農好產品,還很多,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例如,永農滿洛克、衛滿、螨克寧(螺螨酯系列),非常搶眼,已成為永農的戰略大單品。
好多舒,將借助于“永農”的大客戶渠道和“百速頓”品牌影響力,豐富產品線,充實客戶資源,為營銷人員“添加彈藥”。后續的“葉碧青”及吡唑復配,將持續跟上。
3 充分發揮永農環保治理的綜合優勢。
據悉,永農在環保治理上,投入了過億的資金,在國內擁有超一流的環保處理設備,這為永農在原藥、外貿和超大單品的規模生產上,起到“協同促進”作用。
據透露,永農好多舒,已定位于“市場挑戰者”的進攻角色,不是短期行為的投機者,也不是市場上看熱鬧的“吃瓜群眾”,更不做匆匆的過客,永農決心在吡唑市場上大干一場。根據永農的規劃,繼“好多舒”之后,永農“葉碧青”(25%吡唑醚菌酯EC)將于2017年底上市,吡唑復配制劑(45%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SC)也正在登記之中。吡唑,將是永農的戰略大單品。作為市場挑戰者,永農看好吡唑。
有業內人士擔心:吡唑醚菌酯會不會隨著登記證件增加而出現抗藥性?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植保專家認為,這個擔心,暫時是不必要的。因為吡唑是一個很好復配(混配)的成分,親和性很好,通過田間現配現用,能有效地降低抗藥性。
為此,永農提出,“好多舒+B”的應用技術戰略,即用永農的好多舒+B(其它單劑成分)。永農好多舒,親和力強,更好搭配;混合雙打,增效提速。永農好多舒,可以與大多數殺菌劑混用、現配。永農“好多舒+B”混配戰略:
其中,參與混配的藥劑,經過驗證,行之有效的,主要有:代森聯、代森鋅、烯酰嗎啉、苯甲、戊唑醇、氟唑菌酰胺、丙森鋅、二氰蒽醌、甲基硫菌靈、噻呋酰胺、霜脲氰、啶酰菌胺、丙環唑、雙胍、氟環唑、己唑醇、壬菌銅、乙嘧酚、萎銹靈、噻蟲嗪、戊唑醇、氟硅唑、克菌丹、咪鮮胺和氨基寡糖素等。
據悉,永農好多舒,將從高品質的技術工藝入手,堅持差異化的市場策略,定位于常規作物(如小麥、玉米、花生、大豆、香蕉、瓜類等),走平民化的路線,以極高的性價比來贏得回頭客。
有人問:吡唑未來將掀起一場“價格大戰”,最終受益者會是誰?
答曰:最終的受益者,將是普通的種植者。他們將得到更實惠的合理價位,高高在上的吡唑,將成為普通種植戶的常規藥劑。
“至少在五年之內,吡唑市場,將會繼續擴大,加上其可控性好,作用廣譜,未來極有可能替代代森錳鋅、百菌清及其復配制劑的市場,吡唑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提高。”國內某上市公司市場總監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