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山東青島誕生全球新品“金牡蠣”

   日期:2017-05-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35    評論:0    

  不久的將來,你將吃到外殼金燦燦的海蠣子。近日,農業部第2515號公告公布了第五屆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定通過的14個水產新品種。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李琪教授科研團隊培育的長牡蠣“海大2號”獲得了水產新品種證書。“海大2號”外殼呈金黃色,被養殖戶喜稱“金牡蠣”。

  “金牡蠣”經4代選育

  長牡蠣“海大2號”是李琪教授科研團隊繼長牡蠣“海大1號”之后培育的又一國家級新品種。該品種是以2010年從山東沿海長牡蠣野生群體中篩選左殼色為金黃色個體構建基礎群體,以金黃殼色和生長速度作為選育目標性狀,采用家系選育和群體選育相結合的混合選育技術,經連續4代選育而成。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與未經選育的長牡蠣相比,“海大2號”平均殼高、體重和出肉率分別提高39.7%、37.9%和25.0%以上,左右殼和外套膜均為色澤亮麗的金黃色。目前,已在山東、遼寧等地取得了良好的養殖效果,深受育苗企業和廣大養殖戶的喜愛。

  長牡蠣“海大2號”優良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將提高我國養殖牡蠣的品質和檔次,滿足消費者對牡蠣品質的需求,減少我國高端市場對國外牡蠣的依賴,市場前景廣闊,對于實現牡蠣養殖業由數量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八年時間培育“海大1號”

  “十一五”期間,中國海洋大學承擔了國家“863”計劃科研項目“長牡蠣優質、高產、抗逆品種的培育”,李琪和他的科研團隊負責牡蠣新品種的培育工作。從2006年啟動育種工作,到2014年獲得農業部水產新品種認定,李琪和他的科研團隊歷時8年,成功培育出了我國第一個牡蠣新品種——“海大1號”。 “海大1號”以山東乳山海區自然采苗養殖的長牡蠣為基礎群體,采用群體選育技術,以生長速度、殼形作為選育指標,充分利用長牡蠣繁殖周期短和可解剖受精的特性,建立并應用有效繁殖親本數量控制、選育群體世代遺傳參數與選擇效應評估,通過連續6代群體選育成功培育。“海大1號”是我國培育的第一個牡蠣新品種,填補了我國牡蠣良種培育的空白,對實現海水養殖良種化,推動牡蠣養殖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將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海大1號”的命名還有個有趣的故事。當時李琪與科研團隊成員想了很多名字,有偏向其培育地理位置的“魯海1號”“魯東1號”“膠東1號”等,但因為考慮該品種要面向全國推廣養殖,不能給人留下地方品種的印象只好放棄。隨后,結合該物種名稱命名為“海蠣1號”,但農業部出臺新規定,新品種命名不能含有物種的名和字。后來,結合中國海洋大學,命名為“中海1號”,又擔心產生歧義。最后,干脆命名為 “海大1號”。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