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6日,山東北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基地的200畝“北花一號”金銀花苗剛剛扦插完,就被甘肅定西市通渭縣“買”下了。經理劉廣勝高興地說:“縣里搭臺,花農唱戲,平邑金銀花市場行情好,今年的金銀花苗就更金貴了!”
這是山東平邑縣發展金銀花產業所形成的市場效應。
據了解,目前,平邑縣全縣金銀花已形成產、加、銷、運、儲、研等產業鏈條環環相扣、條條產業鏈上有項目、整條產業上有效益的嶄新格局。2016年,該縣金銀花僅在流通環節的收入就達2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0%來自金銀花產業,流峪、鄭城等主產地農民經營金銀花收入占農民總收入的70%以上。2015年平邑金銀花品牌價值評估13.68億元人民幣。
全縣金銀花產量占全國60%以上,從業人員31萬。
平邑縣委、縣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金銀花等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扶持鼓勵政策,對重點骨干企業實施技術改造、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品牌爭創、產品研發、產品創優等分別給予重獎。
早期,平邑縣就結合土地延包30年不變的政策出臺系列政策鼓勵農民種植金銀花,簽訂不少于30年的梯田地堰綠化合同,允許承包戶依法繼承或有償轉讓,鼓勵土地流轉大戶種植金銀花;規定新發展1畝金銀花補助20元錢;縣財政每年從農發基金中拿出180萬元,設立“金銀花發展基金”,專門用于金銀花科技開發和技術推廣,生產規模逐年擴大。
到2016年春天,全縣金銀花種植規模達到65萬畝,年產干花1800萬公斤,產量占全國的60%以上,流通量占全國的80%以上,從業人員31萬人,成為全國最大的正品金銀花流通集散地。
年交易額達24億元,形成買全國賣全國新格局。
由于農民熟知金銀花茶傳統的生產工藝和技術,加工金銀花茶成為平邑縣發展金銀花產業加工環節的重頭戲。目前,平邑縣僅有規模的金銀花茶加工企業就有126家,年加工金銀花200萬公斤。僅此一項,每年農民增收1.9億元,人均增收300元。
金銀花茶產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市場交易僅是賣資源,經濟效益不理想,影響農民收入。于是,縣里又在金銀花精深加工上作文章,走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發展路子,掛靠科研院所、大集團、大企業,生產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占有率、高效益的“四高”新產品。香港“王老吉”、北京“同仁堂”、“哈藥”集團、康緣藥業、康美藥業、南京金陵制藥等均在平邑有金銀花項目,先后培植了蒙陽藥業有限公司、山東岐黃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山東九間棚藥業等38家龍頭加工企業,年加工金銀花能力達400萬公斤以上。
市場交易是平邑縣金銀花產業銷售環節的主渠道。為充分發揮“中國金銀花之鄉”的品牌效應,該縣前期累計投資2.2億元在縣城建設了“沂蒙金銀花商城”、在流峪鎮建成“十里藥材長廊”、在鄭成鎮建成“金銀花中藥材貿易中心”、 “中國金銀花物流港”等實體交易市場,實現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年中藥材交易量達2000萬公斤,年交易額達24億元,形成買全國賣全國的市場交易格局。
據了解,平邑縣涌現出行銷商、坐商、小商販等大、中、小不同層次的金銀花購銷隊伍達16萬余人,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的金銀花營銷大戶達200多家,吸引了20多個省、市的藥材公司、制藥廠在平邑設點辦廠。
借力互聯網+,金銀花產業富農日益凸顯。
通過平邑金銀花+互聯網、物聯網+平邑金銀花、金融+平邑金銀花等創新交易新模式,創辦運營山東金銀花網、中國金銀花網,為發展金銀花產業提供營銷、倉儲、和金融支持。
據統計資料顯示,全縣每年出售各種金銀花苗2億株,花農增加收入1.6億元。九間棚農業科技園有限公司培育的北花一號金銀花苗木新品種,每株能賣到3元。
在發展金銀花產業的過程中,平邑縣做到科研規范同步,成立了多層次金銀花專業協會,邀請中國科學院等專家、教授為專業技術顧問,成立了金銀花開發辦公室,組建了“金銀花育種中心”,發展苗木公司200余家,先后培育出北花一號、四季花等六個系列140個優良品種,全縣金銀花品種改良率達到95%以上。近10年來,獲得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20余項,發明專利20余項。
2017年,通過金銀花特色產業、電子商務、鄉村旅游等多種措施,全縣精準幫扶8500戶1.2萬貧困人口脫貧,金銀花精準扶貧貢獻率占15%以上;縣里通過出臺支持“雙創”政策,吸引鼓勵外出打工的25萬農民返鄉和平邑籍大學生畢業返鄉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