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下一個十年,什么樣的外企在中國才吃香

   日期:2017-05-0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04    評論:0    

2015年開始,有關外企撤離中國大潮的消息就甚囂塵上。誠然,隨著中國低廉且供給充足的勞動力、土地、自然資源等紅利優勢的逐步消減,低端制造業確實出現了向價格洼地轉移的情形。但是把中國定位為廉價車間的外資企業既無法對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更深遠的影響,也不是中國真正需要的外企。

 

中國需要什么樣的外企

根據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6383家,同比增長7.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265.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盡管中國經濟發展增速有所放緩,轉向中高速,但在這片擁有14億人口且人均GDP達到8000美元的發展中大國,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發生變化,經濟發展的空間和潛力依然廣闊。可見“逃離潮”只可能是落敗者為自己找的借口。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那么在中國經濟轉入新常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大背景下,什么樣的企業能夠替代掉開放以來粗放式經營模式的外企,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白銀時代”新的領軍者?

在筆者看來,中國市場對外資企業主要有兩大核心訴求:

第一,能夠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借力外資企業在技術、服務及其背后的理念上的領先,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引擎。

第二,通過與外資企業在產業鏈端的戰略性合作,可以提升本土企業在品牌、質量、效益乃至管理制度上的短板。

簡而言之便是,在未來的中國市場,能夠與本土企業在技術、服務等專業領域開展長期戰略合作,并在價值理念上實現匹配、融通與合作的外資企業,才是中國市場真正需要的公司。

作為高技術服務型外企的代表,在中國市場深耕二十年的英聯農業中國,可謂其中的佼佼者。

 

以信任深耕本土化

二十年前,在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英聯農業便憑借其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在中國站穩了腳跟,成為最早一批成功的跨國企業。

墨守成規吃老本,顯然不足以應對中國市場的新需求。英聯農業中國能夠屹立至今,主要是因為其能夠及時根據中國市場和經濟形勢的變化,迅速作出反應,調整本土化策略,從而增強競爭力。然而說起來容易,實現的過程并不簡單,如何縮短決策鏈,使包括中國總部、下級公司等機構獲得足夠的決策自主權便是其中的關鍵。

英聯農業中國總裁崔成表示:“本土化的核心在于信任。信任來自于兩方面,一是透明化的溝通。對上(英國總部)、對下(子公司和工廠)、對外(合作企業及客戶)同樣真實透明,既幫助總部了解中國市場真實情況,也讓關心英聯農業的朋友對我們有更清晰的認知。二是言必行,行必果。‘當面說一套,背后搞一套’,這樣的虛與委蛇不是我們的溝通策略。正是因為我們中國市場在不斷地說到做到,達成業績目標。英聯農業總部在信任基礎上,對中國市場戰略、商業模式、管理架構等本土化予以了充分授權。”

按照崔成的發展思路,英聯農業中國在商業模式、自上而下的管理體系以及對外的產品服務領域開展其本土化創新。

1)     創設符合中國市場價值需求的本土商業模式

近五年來通過市場布局的逐步深化,英聯農業中國以中國市場客戶需求為出發點,將業務范圍從單純的成品飼料售賣發展為集研發、采購、生產配套、售后等為一體的完整本土化體系,形成了以ABNA(成品飼料)、聯贏(供應鏈配套服務)和普美欣(預混料與添加劑等)三大業務模塊為核心的全新商業模式。

針對中國、本土研發、本土采購,這樣的英聯農業中國實在不像是一家外資企業,而更像真正根植中國市場,全面面向中國客戶的本土公司。能夠實現這樣的突破,與英聯農業總部對于中國公司在信任與授權基礎上的特殊管理模式不無關系。

英聯農業中國非只是由中國面孔進行區域管理,而是全權負責本土化投資、運營管理的專業團隊。英聯農業中國可以根據中國市場的情況,主動發起對本土市場投資項目的規劃,再交由總部審核后實施。而在全新的業務模式與項目投資上,中國也完全擁有自主權。

2)     本土化職能分權與績效管理體系建設

接地氣才能真正實現本土化。相較于其他外企在本土市場管理上仍需跨國決策,英聯農業中國管理團隊按照中國市場特色建立起一整套職能分權、績效管理的高效決策機制。而決策的正確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所獲取信息的質量,所以集團總部的各個職能總監,作為所在領域的專家擁有向總經理直接反饋的建議權,通過通暢與靈活的反應機制,讓每一次決策更有效和高效。

在工廠的管理制度上,英聯農業中國實行工廠總經理負責制。在配備完善考核體系的前提下,總經理有權必有責,既可自主授權,也有清晰的采購、銷售指標。同時,各工廠之間亦建立有交叉考核機制,確保各工廠總經理之間的取長補短。

3)     秉承品牌理念,專注于本土產品與服務的專業與安全

Think local,leverage global”英聯農業中國所實行的本土化并非簡單的“中國化”,而是在全球化之下秉承品牌理念的本土化發展戰略。首先,在中國飼料行業內,許多本土企業都通過產業鏈橫向擴張或是縱向的整合方式擴大經營范圍。而在這樣的潮流之下英聯農業中國并未跟風而動,始終在戰略上保持專業與專注,依托于其技術和服務的優勢,繼續為中國市場產業鏈合作伙伴提供始終如一的安全動物營養的專業技術、產品與服務。

另外,英聯農業中國始終對于食品安全有嚴苛的要求,在見證二十余年間中國食品安全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也迎來越來越有利的輿論環境和市場環境。自成立以來,英聯農業中國就在本土化產品的配方優化與配套服務的建設上,充分以中國市場客戶需求出發進行研發與創新,同時借助全球技術、資源和經驗優勢,將歐洲營養學在動物營養方面的前瞻研究付諸實踐,確保配方、生產和養殖過程中飼料的安全與營養。

正是通過在對上、對下以及對外三個層面的本土化建設,才使英聯農業中國充分獲得總部、下級單位以及客戶的信任,真正成為一家擁有全球視野同時根植中國、了解中國、發展中國的“非典型外企”。

 

戰略布局,繼續加大中國市場投入

在過去五年間,英聯農業中國與合作伙伴建立了深度的戰略性合作關系,持續保持穩定增長,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以現代創新和市場為導向的全新發展時期,作為一家真正有理想、有抱負、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英聯農業中國并不滿足于已經取得的成績,還將繼續加大中國市場投入,進行戰略布局。

今年1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了《關于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鼓勵外資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基于國家對農業的重視,產業政策利好,轉型和升級加速,中國養殖業有望迎來版圖重構。未來農業,尤其是養殖業,仍有很大的發展機會。

同時,隨著食品安全意識的提高,英聯農業中國所推行的健康、安全飼料正當其時。以英聯農業中國為范例,養殖業在養殖理念以及整個供應鏈的效率上都有望獲得提升,從而推動整個行業變革。

另外,在“反全球化浪潮”下我國所積極推進的“一帶一路”戰略恰恰將西端的英國與東端的中國連接了起來。作為一家根植中國的英國外企,英聯農業中國更是成為積極順應“一帶一路”的企業代表。

 

未來,在不斷深入中國市場,創新商業模式的同時,英聯農業中國也將持續加大中國市場的投入。除在建的成品飼料合肥工廠,以預混料業務為主的普美欣江西工廠已于今年四月正式投產。相信這家有著“中國心”、穿著“唐裝”、說著“中國話”的外企,必將以其本土化戰略進一步贏得更多市場與用戶的信任,以更積極的姿態推動中國農業穩重調優,與全行業共同迎來農業現代化新時代。

下一個十年,什么樣的外企才能在中國吃得開?看看英聯農業中國,你就會得到答案。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