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曲靖陸良構建現代蔬菜產業體系 搭起產業鏈

   日期:2017-03-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77    評論:0    

  陽春三月,暖流涌動,陸良蔬菜冷鏈物流交易中心人頭攢動。在陸良金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冷庫內,一箱箱印著“陸良蔬菜”爨體字樣的新鮮蔬菜被整齊裝上貨車,發往全國各地。

  每箱蔬菜上都貼著二維碼標識,通過手機掃一掃便可查清品種、種植基地、相關采收責任人等信息,實現產品可追溯。

  近年來,陸良縣緊緊抓住被列為全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縣機遇,著力構建“農民組織化、生產標準化、基地規模化、產品品牌化、經營產業化、裝備現代化、農民知識化、市場信息化”結構融合的現代蔬菜產業體系。

  標準化種出“放心菜”

  行走在陸良壩子,隨處可見基礎設施完善、標準化種植的大棚蔬菜,各個品種的“無公害蔬菜生產操作規程”都被張貼在種植基地的辦公區內。

  為實施標準化種植,陸良縣農業部門制定了油麥菜、生菜、西芹3個品種的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重點推廣完善田間道路排灌系統、工廠化集中育苗、通過棚內微噴灌實現水肥一體化、增施有機肥等技術措施,實現減使化肥、減使農藥,增加土壤耕層厚度、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產品質量;推廣蔬菜綠色防控技術,2016年蔬菜綠色防控技術推廣面積達1萬畝。

  “近年來,陸良蔬菜種植在數量和品質上都有很大提升,特別是建了冷庫以后,規模化、標準化越發顯得重要。”陸良縣農業局副局長張千懷說,2016年,陸良蔬菜無公害認證了康源、沃坤、金浩成、曦野、呈基5家公司,認定面積9775.2畝、47個產品、年產量19萬噸,從種植基地到冷鏈物流再到外地建立的網絡銷售渠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網絡體系。

  目前,陸良縣積極引導培育蔬菜生產企業18個、協會5個、合作社22個,種植大戶1825戶,建成農業部蔬菜標準園4個。

  打造“品牌菜”助推走出去

  好產品如何走出去,品牌創建是關鍵。

  “我們在北京、鄭州、武漢開展了電商配送業務,去年公司蔬菜貿易營業額達到1.06億元,其中電商模式銷售0.51億元,實體店批發銷售0.55億元,共計銷售蔬菜3.5萬噸。”陸良綠之源農興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貴強說,在省外的銷售點,“陸良蔬菜”這個品牌比其他產區的蔬菜價格要略高一些。

  蔬菜冷鏈物流交易中心是連接田間與餐桌的紐帶,一頭是標準化種植的高品質蔬菜,另一頭是多元化銷售的大市場。截至目前,陸良縣已建成冷庫223座,初步實現了蔬菜一、二、三產的融合發展。全部投入運營后,預計平均每天收購蔬菜1萬噸,每年可收購蔬菜320萬噸左右,輻射帶動蔬菜種植160萬畝以上,收購金額50億元以上,實現銷售額100億元以上。

  龍頭帶動產業持續發展

  在陸良縣板橋鎮大橋村,整齊劃一的大棚內蔬菜長勢喜人。“再過幾天就可以采收了,這80畝全是結球生菜,通過云南沃坤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全部供應到華北地區的肯德基和麥當勞,預計這一茬可產250噸,按合同價每公斤1.9元出售可實現銷售收入47萬元左右。”種植大戶高學文說。

  沃坤農業科技公司在陸良建成的5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實行“公司+合作社+基地+種植大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公司累計投入8000多萬元,完善了基地內的配套設施,園內水源能排、能灌,田間道路通暢,公司與合作社社員已形成較好的利益聯結機制,做到了投入、生產、質量、銷售四統一。”該公司總經理何耀霖坦言。

  在眾多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下,陸良縣境內的土地租金逐年增長。據介紹,土地流轉價格由2012年的每畝800元至1400元漲到現在的每畝2000元至2800元,全縣69703畝設施蔬菜,每年實現土地流轉收入1.61億元,打工勞務收入2.93億元,土地流轉以及打工收入畝效益達6000多元。

  目前,陸良縣蔬菜種植面積發展至56萬畝,年產量94.5萬噸,產值15.1424億元。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