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下午,盱眙縣“蝦稻共生”工作現場推進會召開。推進會采取先觀摩后開會形式,旨在進一步推廣全縣龍蝦養殖新模式,促進龍蝦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該縣縣委副書記、縣長朱海波,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高為淼出席活動,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及各鄉鎮(街道)鄉鎮長(主任)、分管農業負責人等參加活動。
會議現場觀摩了江蘇水草香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蝦稻共生示范基地。該基地位于鐵佛居委會境內,核心區面積5708畝,采用年產兩季蝦、一季稻的蝦稻共生模式。目前公司已取得有機稻米和有機龍蝦轉換證書,已完成蝦池開挖4300畝,栽植水草3000多畝,計劃3月底蝦苗全部投放到位。
盱眙縣規模化、標準化利用稻田資源,實現蝦稻互促發展,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生態效益,該縣把“蝦稻共生”種養模式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新載體,大膽探索、積極推行高效生態循環的種養模式,努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相關部門搞好技術培訓和有關服務工作。基地以“蝦稻共生”種養模式為主,生態循環為特色,建設綜合性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示范項目。
抓自身特色優勢,以生態和土地為突破口,助推特色農業提檔升級;重點重抓,以“蝦稻共生”工作為抓手,促進生態循環,創建盱眙特色品牌,致力農業綜合生產模式在全縣有成就、全市有地位、全省有影響;抓核心要素,以規范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為方向,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讓農民受益。突出農民增收這一前提,把握經營主體這一關鍵,以技術標準作為引領,培植實現品牌效益這一根本。
據悉,2014年該縣實施蝦稻共生綜合種養面積0.6萬畝,2015年上升到2萬畝,到2016年上半年已發展到3.5萬畝,截至目前,全縣已發展到13.5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