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的出路在生物科技,這是中國農業在走過十年快速發展之后,在可持續發展和生態農業的要求下必須作出的選擇。”湖北吾爾利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正和表示。
經過十幾年的砥礪前行,吾爾利在中國微生物領域和高活性復合菌劑的研發方面闖出了一片天地。王正和表示,該公司除了把高活性復合菌劑做成了中國第一品牌外,更在于為傳統肥料的升級找到了“解碼器”。
《農資導報》:請問吾爾利當初為什么選擇了生物科技這一產業?
王正和:吾爾利的發展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創建之初到2007年。這個階段公司是專注于過磷酸鈣和低濃度磷復肥的生產。那個時候過磷酸鈣與低濃度磷復肥銷得還行,企業似乎沒有感覺到危機的到來。但到了2008年之后,企業敏銳地發現,過磷酸鈣與低濃度磷復肥的產銷一天比一天難過,緊接著就是銷一噸虧100元……
在此情況下,公司的決策層當機立斷調整了發展思路,確立了向生物科技進軍。所以,第二個階段就是從2007年至今。公司通過組建專業的技術與研發團隊,從既服務于飼料加工業,又滿足中國發展現代農業需要——研發飼料級微生物菌劑及微生物復合肥料。
從現在來看,將微生物菌劑通過飼料帶入中國的養殖業,也是基于當時一個非常基本的判斷:要讓老百姓能吃上便宜、有品質的放心肉、放心蛋等。在此期間,我們發現隨著農產品的極大豐富,大眾對食品安全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與此同時,隨著化肥產能的過剩,肥料結構的不合理和農業、生態環境矛盾日益凸顯,發展生態農業與生物科技的呼聲越來越高,所以,大踏步邁向生物肥料的時機已經來臨。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公司一直在服務農業與中國農民。
《農資導報》:對于進入微生物領域,您當時有信心嗎?
王正和:當然有。一方面是國家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是農業可持續發展需要。
眾所周知,由于長期施用氮磷鉀無機肥料,導致土壤中的有機質缺乏,土壤板結、環境污染、農產品品質下降等問題日益凸顯。而含有各種有益微生物菌的肥料,如生物肥料、生物有機肥、微生物復合肥料等,不僅可以活化土壤,還能激活土壤中的氮磷鉀被作物再次利用,這些利好的條件都決定了發展微生物菌劑和微生物肥料具有廣闊的前景。
《農資導報》:吾爾利微生物菌劑有何特點?
王正和:我們先后與中國農科院、北京大學、華中農大、山西農大、南京農科院、廣東農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校長期合作,組建了國家級的微生物菌劑研發部、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和生物有機飼料、生物有機肥料事業部等多個部門,在專家的指導下,我們采用生物誘導技術和先進的發酵工藝,研發培育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ZL201410107743.9;ZL201410107745.8)高活性復合菌劑。我們給這種產品起了個形象的名叫BMC。
BMC具有三大特點:耐高溫、耐高鹽、可存活500天以上功能不衰退。產品的研發突破了生物菌在高溫和高鹽環境下不能存活的國際技術瓶頸,產品成功應用于生物飼料、生物肥料和城市污水處理等多個領域,被業界專家認定為國內首創,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農田試驗表明,高活性復合菌劑具有以下三大優點。
一是具有極好的休眠性。通常情況下,在20℃~28℃條件下,一般菌液存放5天之后就開始變質,而高活性復合菌劑在陰涼干燥環境條件下可以保持3~5年生物活性,在零下80攝氏度環境條件下可以保持10年以上生物活性。
二是具有良好的耐高溫性。高活性復合菌劑在150攝氏度高溫環境條件下可以持續600秒而不改變其生物活性;當在150攝氏度的高溫環境下持續900秒時,仍能保持30%的生物活性。因此,可以在肥料的多種造粒工藝中安全使用。
三是具有極強的抗鹽堿性。高活性復合菌劑可以在無機鹽濃度50%以上的條件下存活500天以上,可與多種高濃度水溶性肥料復配。廠家可以在常規肥料生產中加入該產品制作成生物有機肥、復合微生物肥、微生物生態肥、水溶肥等,農民種植戶可以買回去直接進行葉面噴施。
我們突破了世界性技術難題,是因為我們發酵的產品原料來源主要為植物源,就是利用作物秸稈和木薯渣、雙孢菇下腳料等天然原料作為母料進行發酵。將BMC加入大化肥生產中生產出復合微生物系列肥料,施入農田后不但對土地、作物友好,還能對能源、環境起到保護作用,而且減少了礦產資源的盲目消耗,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大政方針。
《農資導報》:含有高活性復合菌劑的微生物復合肥有何作用?
王正和:生物修復在美國已經形成了一門新興的生物技術產業。由于連年輪作,過量施肥和農藥污染造成的土傳病害已經是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微生物在降解這些病害方面有獨到之處,應加大推廣應用力度。
農田試驗表明,含有高活性復合菌劑的微生物復合肥與農民傳統施肥相比,在減少1/4~1/2用量的條件下,蔬菜、小麥、花生等作物的平均增產率為14.68%、8.25%和17.5%。
在武漢市黃陂區大潭原種場澄湖村開展的試驗示范表明,在辣椒上施用添加高活性復合菌劑的復合肥料,與常規施肥相比,畝增產263.5千克。吾爾利30%微生物生態肥在水稻種植中比48%的測土配方肥畝增產130.7千克,增幅達22.77%。
在華北、華南、東北等地區開展的農田試驗表明:用吾爾利微生物生態肥與配方為(17-17-17)高濃度復合肥對比試驗,農作物平均畝增產52千克,增產率8.0%;棉花用吾爾利微生物有機水溶肥對比試驗,比常規施肥增產26.22%。不僅如此,在農作物遇到干旱、低溫等惡劣天氣時,施用吾爾利微生物有機水溶肥的恢復得最快最好,說明該產品還具有抗病、抗旱、保水的功能。
在有機無機復混肥里添加高活性復合菌劑后,其肥效可以提升60%。在普通無機復合肥里添加高活性復合菌劑,其肥效可以提升30%。用高活性復合菌劑20克噴施或者70克灌根,不僅能夠提高作物產量和改善農產品品質,還對多種植物病害有抑制作用。
《農資導報》:面對當前肥料行業持續低迷的形勢,吾爾利有何對策?
王正和:吾爾利的成功,除了把高活性復合菌劑做成了中國第一品牌外,更在于為中國無機肥料的升級找到了“解碼器”。將高活性復合菌劑加入大化肥生產中,可以大幅度降低傳統肥料的用量,無疑為化肥零增長找到了一條可行途徑。現在慕名前來與我們談合作的復合肥企業越來越多,高活性復合菌劑不僅在國內暢銷,還出口到越南、泰國、馬來西亞、韓國及中國等國家和地區。
肥料企業如何通過產品創新來去產能,是企業必須面對問題。我認為發展微生物復合肥是一條光明之路。
經過十年的打磨,我們公司已形成集農業微生物技術及其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的國家高科技企業,產能達50萬噸。未來,我們將實施三大核心戰略:一是仍將把發展微生物技術作為企業的核心戰略。充分發揮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資料之優勢,打造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二是繼續完善國家級微生物重點實驗室平臺建設,加大科研開發力度,多出成果。推動國內微生物技校產學研的高效開展。三是將我們擁有的多項成熟的自主專利技術成果與多種高濃度復合肥、水溶性肥料復配,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讓其最大限度發揮微生物肥料之功效,同時也實現我們在生物科技領域的大步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