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華東鯽魚高發致料銷量下滑 明年或現轉養潮

   日期:2016-10-2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95    評論:0    
   
  
   全年來看,往年鯽魚專用料占70%-80%,但今年鯽魚專用料占比可能不到30%,很多魚塘包括混養塘和精養塘都大部分該改成混養料。 
  作為養殖量極其龐大的淡水魚之一,華東鯽魚一直是水產行業內關注的焦點。經歷了2015年鯽魚“鰓出血”肆虐的一年,2016年似乎也是不平靜的一年。 
  “2016年是厄爾尼諾破壞力最大的一年,全年天氣太惡劣了。前期低溫,連續陰雨天氣;5月中旬到7月上旬持續受暴雨洪災襲擊;7月中旬開始連續兩個月持續高溫;9月中旬開始雖然氣溫降下來了,但是氣壓很低……整體天氣對鯽魚甚至所有的水產動物的生長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澳華集團華東區總經理、淮安市澳華農牧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偉如是說道。 
  鰓出血、大紅鰓、孢子蟲病肆虐 
  近年來,華東各地頻頻發生大面積鯽魚“鰓出血”病和“大紅鰓”病。據了解,鯽魚“鰓出血”的病原體為鯉皰疹病毒II型(CyHV—II)。按照常規方法治療,對該病無效,故鰓出血病被稱為“不治之癥”。該病發病快、傳染能力強、死亡率極高,養殖戶也是聞“鰓”色變。 
  “今年的‘鰓出血’發病率特別高,特別是大豐、射陽、東臺三個地區,其中大豐市場每10個塘口就有6個塘口發病。”江蘇省淮安天參農牧水產有限公司鹽城、大豐區域經理周浩反映,鯽魚一般在第三季度前期(7、8月份高溫季節),水溫超過30℃的時候不容易發生“鰓出血”疾病,但是9月份之后,水溫慢慢降了下來,“鰓出血”病再次席卷重來,養殖戶基本上是一發現有發病的苗頭就會立刻賣魚。 
  而據業內人士反饋,今年的鯽魚病害唱主調的依舊是“鰓出血”和“大紅鰓”,但是“孢子蟲”病也不容輕視。“鯽魚孢子蟲病主要危害成魚養殖,孢子蟲寄生于鯽魚的各個部位,引起魚體體質變差、水質環境惡化,孢子蟲病暴發后,養殖戶心機亂投醫,反而加重了病情。”周浩說道。 
  據通威(大豐)飼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加林反饋,今年的“鰓出血”和“孢子蟲”發病率都非常高,部分地區高達90%,比去年發病率提高了,但是死亡率比去年有所下降。“因為養殖戶對于鰓出血的防控措施做到位了,一旦出現發病的苗頭,養殖戶就會減少投喂甚至不投喂。今年的鰓出血比去年改善了挺多的,發病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帶,面積減少了,但是大家還是忽略了孢子蟲的影響,導致損失比較大。” 
  第三季度飼料銷量下滑10%-15%,專用料下滑幅度高達60%-70% 
  “今年的鰓出血死亡率大大降低了,幾乎沒有出現去年一片魚塘全軍覆沒的情況。去年養殖戶對待鰓出血發病的措施基本上是三不管:不管料、不管藥、不管水,但是今年養殖戶加強了防控意識,前期更注重保健,中后期會在用料上有所控制,讓魚體瘦一點,抗病能力強一點。”江蘇省淮安天參農牧水產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張善夫表示,正是由于高發病率,今年精養魚塘用鯽魚專用料的比例也大大下降。“全年來看,往年鯽魚專用料占70%-80%,但今年鯽魚專用料占比可能不到30%,很多魚塘包括混養塘和精養塘都大部分該改成混養料(大約是30-32個蛋白,顆粒料和膨化料都有)。”據張善夫預測,今年行業用于鯽魚養殖的飼料流通量都在下滑,其中鯽魚專用料的下滑幅度高達60%-70%。 
  “往年第三季度都是全年飼料總量的風向標,占據全年飼料總量的50%,今年由于天氣和病害原因,在飼料高峰季節,養殖戶都減少了投喂量,第三季度飼料銷量同比下降10%-15%。”張偉說道。 
  對于全年鯽魚飼料市場,業內人士一致認為行業總的飼料銷量在下滑,“大蛋糕”變小了,分的廠家卻多了,各個飼料廠家的競爭越演愈烈。據業內人士稱,今年鯽魚飼料市場的競爭十分激烈,很多大中小型的飼料廠在崛起發起進攻,有些廠家十噸送一噸,還搞賒欠,老牌的廠家在防守,整個行業終端的促銷力度都比較大。 
  明年鯽魚精養塘比例或將下降20% 
  “今年的鯽魚精養塘口比去年下降了20%。根據現有的養殖情況來看,明年的精養鯽魚塘口預計還會在今年的基礎上下降20%。”張善夫說道。 
  連續幾年受疾病困擾,很多業內人士對于明年的鯽魚養殖不抱有太大的希望,沿海高發病地區近幾年也出現了轉養潮,比較多的養殖戶轉養斑點叉尾鮰和黃金鯽。“內銷打開后,今年斑點叉尾鮰的行情都比較好,但是也因為扎堆轉養,價錢也有所下降。黃金鯽很久之前就有人在養殖,近兩年市場打開得比較快。相比異育銀鯽,黃金鯽的生長速度快,鰓出血病很少,今年黃金鯽的賣價最高也有9元/斤。鹽城的射陽、大豐鯽魚養殖戶都不敢冒險養殖銀鯽,很多轉養了黃金鯽,目前已經成為了異育銀鯽之后的主流品種。”周浩說道。 
  但是也有業內人士對黃金鯽的前景不大看好,認為大規格的黃金鯽體型沒有銀鯽好看,肉質沒有銀鯽好吃,市場價格也比不上銀鯽的價格。“盡管黃金鯽相比異育銀鯽好養多了,但是養殖戶的積極性不算太高,目前來說不會取代異育銀鯽。” 
  “大環境越來越惡化,發病改善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每個養殖戶都可以主動地去做一些防控工作,比如說清塘、調水、改底或者使用免疫增強劑和功能性飼料,很多養殖戶也慢慢意識到防控的重要性,飼料廠家、動保企業的推動加上養殖戶的主動防控可呢個使疾病防控達到1+1>2的效果。”張加林說道。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