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銨秋季市場需求正處于掃尾階段,個別企業受出口訂單的拉動國內供應量有限,但也有因成本限制而導致限產不主動接單的企業,國內各工廠表現形式不一,秋季市場最遲將在10月中旬前后結束,屆時冬儲等相關事宜將會被提上日程。近日東北市場對二銨的關注度逐漸升高,筆者搜集二銨冬儲的相關利好、利空整理如下:
利好一:原料價格上漲
近日國內硫磺價格出現小幅上揚,據統計現階段長江港口顆粒漲至730元/噸,粉塊700元/噸左右,最近市場暫時維穩運行,加之后期國內冬儲肥料生產的需求,即便無大幅上漲,下調的可能性也相對較低;磷礦石即將迎來歷年的限采期,后期供應量相對較少;液氨市場在近期也似乎不甘寧靜,從湖北工廠獲悉,近期液氨入庫價較前期有將近300元/噸的增幅。
利好二:工廠計劃限產保價
二銨今年出口遭遇冷風暴,而國內采購力度同樣較差,從今年年初到目前為止,二銨的價格并未有實質性的上漲,在經過三個季度的價格戰之后部分二銨大企業決定聯合降低開工,計劃通過限產來保證國內二銨價格。
但現仍有一定的利空摻雜如下:
利空一:汽運運價調整
近日國家交通運輸部等5部委下發《關于治理貨運車輛超限,超載現象的規定》從9月21日-17年8月運輸車輛承運貨物不得超總質量49噸,高度限4米以下。運價漲幅在30元/噸-50元/噸左右。運輸新政策規定:今后6.8米車最多裝10噸,9.6米車(前4后4裝14噸,前4后8裝18噸),13米半掛最多裝33噸。運價的上調對于二銨的發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果此政策在去年行情火爆的情況下頒布,預計因運價上漲的那部分成本將全部由下游承擔;可現階段市場環境較差,此政策僅能對秋季市場產生一定的刺激,華北市場采購略有增量,但如針對冬儲市場,預計上漲的運價成本至少有一部分將會由工廠承擔,換而言之,二銨實際出廠價格或將被壓縮。
利空二:下游市場備肥積極性減弱
通過近兩年的化肥市場行情來看,經銷商因逐年虧損,針對化肥采購多采取謹慎的態度,化肥進貨時間逐年向后推延,再加上近兩年農副產品行情較差,農民的種植積極性極大受挫,西北部分區域土地棄荒已不是新鮮事。據中國化肥網統計,東北大部分經銷商表示今年二銨采購將會推遲至12月中下旬以后,雖湖北個別企業現已推出二銨冬儲政策(黑龍江暫定到站預收2320元/噸,打款計息0.8分,明年3月份結算),但市場多在觀望,尚未拿貨。
利空三:產能問題仍存隱憂
國內各大企業雖表示后期將會限產來控制價格,但如需求集中體現,國內市場供略不應求,屆時國內產能將會有很大可能快速釋放,而到那時價格難免會有滑落的可能。國內產能基數過大,按照現階段國內設計產能計算,全部企業滿負荷生產兩個多月即可達到歷年冬儲二銨表觀消費量,產能問題仍不可不考慮。
國內秋季市場即將結束,按照今年下游市場采購方式來看,預計秋季銷售結束后下游二銨結轉庫存量相對較少,但并不代表著二銨的好時候已經到來,基于國內二銨巨大的產能背景下,在限產的基礎上也應適當增加政策優惠才會有可能保證二銨價格維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