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國漁業協會漁文化分會第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寧波象山港國際大酒店召開,來自全國的49名會員代表參加了大會。中國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林毅,農業部原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中國漁業協會專家工作委員會主任王德芬,中國漁業協會秘書長助理兼休閑漁業部主任劉維,寧波市商務委主任、寧波漁文化促進會會長陳秀忠,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吳建義,象山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黃敏求等出席了這次成立大會。大會的召開,宣告第一家全國性的漁文化機構中國漁業協會漁文化分會成立。
成立大會由寧波漁文化促進會副會長洪賢興主持。中國漁業協會秘書長助理兼休閑漁業部主任劉維宣讀成立分會的決定。寧波漁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員祥介紹了分會籌備工作情況。會議審議通過分會管理辦法、分會會費標準及收取辦法、分會財務管理等制度。
會議選舉產生了由18名理事組成的第一屆理事會。會議選舉陳員祥為第一屆理事會會長,洪賢興為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錢江、林杰為副會長;審議通過吳健、楊堅、伊建新為副秘書長,聘請陳勤建、鄧峰、酈偉山為顧問。
當選會長陳員祥首先講話。陳員祥說,漁業生產活動貫穿整個人類的發展史,在長期的漁業生產生活實踐中,人類積累了豐富的漁文化遺產。近幾年來,寧波市、象山縣等漁業比較發達的地區,對漁文化研究和促進工作作出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引起了農業部漁業局、中國漁業協會等領導專家的關注和重視,這次中國漁業協會批準寧波漁文化促進會籌建全國性的漁文化分會,這是漁文化事業發展的一件大事,必將有力地推動漁文化研究和促進工作走向全國、蓬勃發展。
陳員祥表示,分會成立后將主要做好以下工作:繼續開展漁文化研究,繼續加大漁文化交流和宣傳力度,繼續有效推動漁文化保護,繼續積極推進漁文化與產業的融合發展,同時切實加強漁文化分會自身建設。
象山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黃敏求在會上致辭。黃敏求說,中國漁業協會漁文化分會正式宣告成立,這是第一家國字號的協會落戶象山。漁文化分會的成立標志著象山縣漁文化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象山縣地處東南沿海,三面環海,漁文化類型豐富、形態多樣、文化生態完好,是中國海洋漁文化的典型代表。1998年至今,象山連續19年舉辦中國開漁節。2004年,全國首家漁文化組織象山漁文化研究會成立。2013年3月,全國唯一以海洋漁文化為保護核心的文化生態實踐區落戶象山。國家有關部門正式命名浙江省象山縣為“中國漁文化之鄉”,并批準在此建立“中國漁文化研究基地”。中國漁業協會漁文化分會落戶象山后,相信依托中國漁業協會的背景,象山的漁文化產業一定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縣委縣政府將全力支持分會的工作。
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副書記、副局長吳建義說,寧波擁有豐富的漁文化遺產,漁文化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將一如既往的支持漁文化工作,為寧波的海洋文化大市和全國的漁文化建設作出積極的貢獻。
農業部原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中國漁業協會專家工作委員會主任王德芬對漁文化分會的成立表示祝賀,認為漁文化分會落戶寧波象山,是選對了地方。象山是全國著名漁區,是漁業發展的排頭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很多漁業發展經驗和模式出自象山。漁文化分會落戶象山,是對象山、對寧波漁文化工作的肯定,也是對今后工作的期待,希望象山和寧波在漁文化研究、發掘和傳承上承擔起引領的責任。
最后,中國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林毅做了總結講話。他肯定了漁文化分會前期籌備所做的努力,提出了分會今后工作要把握開放、創新主題。他希望分會思想上要開放,不斷拓展漁文化內涵;組織要開放,廣泛吸納各類文化人士參與;地域要開放,多講“普通話”,多唱“國際歌”。要堅持創新理念,在挖掘傳承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傳播形式、表現手段等方面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