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三亞崖州中心漁港開港“滿月”。9月2日凌晨,記者來到這個海南新漁港。2時多,城市在漆黑中沉睡,崖州港卻燈火通明。漁港碼頭海風徐徐,陣陣的馬達聲也由遠及近,漸漸清晰起來,返航的漁船陸續入港,靠岸一字排開,漁民們在吆喝聲中帶回滿艙漁貨。
3時,離開港口整整7天的“瓊三亞漁71189”號船靠港。“船老大”吳金國在船靠岸時默默凝視碼頭上來來往往的商販。遠處,“三亞崖州中心漁港”LED字體在黑夜的映襯下更加奪目。這是海南規模最大、設施最全、全國一流的現代化綜合性多功能漁港。
“快點,用勁,起!”船工們在吳金國的指揮下,將已經分裝好的漁貨送上碼頭。隨后,在機械的操作下,這一箱箱冰凍新鮮海魚被齊整地壘起來。“這次收獲不錯,魚的品種多,而且量也很大。”看著一筐筐漁貨出艙,吳金國臉上洋溢著笑容。
3時30分,漁港到處呈現一片忙碌的景象。碼頭邊的漁船肩挨著肩,船上或白或黃的燈光將海面照亮。拉魚的貨車,來來往往收購的三輪車,川流不息。碼頭上的各種各樣的海魚讓人應接不暇。裝滿籮筐的金槍魚,全身泛著銀光的白帶魚,柔軟碩大的石斑魚,排列整整齊齊的金蓮魚,馬鮫魚、帶魚、花蟹、大蝦等各類海貨應有盡有。
從臨高來的林平很開心,他的漁船才出海一天就回來,沒用到1.5小時,漁貨全都賣完了。“現在的碼頭比以前寬敞多啦,魚捕回來,放在那兒,就有不少人過來問,賣得快!”他算了下出海一次的收入,除去柴油和人工成本,大約能賺到1000塊錢。整個8月,崖州港進港交易船舶達809次,漁貨交易量約730萬斤,日均交易量達25.3萬斤,而已關閉漁業功能的三亞港此前的日均交易量約為10萬斤。
時針指向5時30分,漆黑的東方開始慢慢泛白。“船老大”吳金國坐在早餐鋪里,點了一份皮蛋瘦肉粥。“白帶魚12盒,魷魚9盒……”他跟人盤點著,船上的海貨基本全都換成了紅色的鈔票。休息兩天,他會帶著船工再一次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