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9月中下旬是天津市人工養殖南美白對蝦集中出塘上市的時候。然而,今年依托高標準工廠化養殖設施,天津市北辰區利海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把上市時間提前了兩個多月。日前,該合作社養殖的5000斤對蝦一出塘,就吸引了眾多水產批發商前來高價搶購。
日前,利海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養殖園區門口停放著20多輛面包車,這些都是開車前來搶購對蝦的水產批發商。在工廠化養殖車間里,社員們一網撒下去,打上來的對蝦活蹦亂跳,規格達40頭/斤,出塘價達22元/斤,比應季時要高出4元~5元/斤。從王頂堤水產市場趕來的批發商戴國棟搶著收購了500多斤,他說:“蝦養得不錯,這個季節很少有出蝦的,活蝦少,拉到王頂堤晚上就開始發,9點開始發到12點,挺受歡迎的。”
批發商在車間門口現場稱重現金結賬,5000斤對蝦一下午就被搶購一空,合作社社員們臉上都樂開了花。據了解,南美白對蝦是天津市主要水產養殖品種之一,傳統的露天坑塘養殖一般在5月份投苗,9月份出塘上市,一年只能出產一季。2013年,利海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在區農委的扶持下,實施了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起了高標準養殖車間,配套安裝了納米氣泡增氧機、水循環處理系統等先進的養殖設施,嘗試發展工廠化養殖。利海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順明說:“工廠化養殖優點就是生長速度快,易于管理,不受外界影響,也好管理也不用那么累心。”
依托先進的硬件設施,利海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打破了傳統露天坑塘養殖的季節限制,實現了南美白對蝦反季節出產,每年的7月份和元旦前后可以出產兩季。今年入夏以來降水天氣頻發,車間里的南美白對蝦不僅沒有收到絲毫影響,還實現了高密度出產。王順明說:“這個車間是2000多平米,相當于3畝來地,頂外塘產量10畝,效益方面頂15畝的效益,因為價位高。”
推動水產養殖標準化、科學化、集約化發展是提升水產養殖整體水平,增加養殖戶收益的有效途徑,近年來,在北辰區農業部門的政策和技術扶持下,全區已有多家規模化水產養殖合作社建起了高標準車間,發展反季節養殖,總面積超過了2萬平方米,增收效果顯著。北辰區養殖業發展服務中心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魏建軍說:“溫室養殖南美白對蝦是全區設施漁業養殖的示范,我們會逐漸引導全區廣大養殖生產單位向這個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