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拉薩市科技局了解到,拉薩引進3種茶用菊花新品種,已在達孜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種植1個多月,目前長勢正常,預計將于11月中旬開花。
試種植10畝 目前長勢正常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多重保健功能的茶用菊花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拉薩市科技局副局長徐立軍介紹,在西藏,有茶用雪菊的野生分布,也有零星的雪菊人工種植,但品種單一,規模較小。
為了培育更多凈土健康產業新品種,推動茶用菊花產業發展,拉薩市高原生物研究所結合本地氣候實際,從河北引進了3種高品質茶用菊花新品種,其中黃菊2個 品種,白菊1個品種,并于5月下旬開始,在達孜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大棚內和露天各試種5畝。“我們每周要到達孜兩次,觀察菊花的生長動態,按照無公害標 準,采用規范化的栽培技術進行種植,不使用化學肥料、除草劑等,打造綠色食品。”徐立軍說,“現在白菊成活率在80%以上,黃菊成活率在90%以上,長勢 還算正常。”
徐立軍介紹,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預計11月中旬開花。這次選種的菊花除了具有茶用價值,同時也具有觀賞價值,歡迎大家到時來賞菊。
經濟效益可觀 畝產值最低達12萬
通過試種,將對新品種菊花的株高、鮮花產量等生長指標以及菊花的有效成分、含量進行分析測定,對菊花的最佳采摘時間、最佳烘干溫度等加工工藝進行進一步 研究,確定標準生產、初加工技術規程,為提高菊花的品質,進一步大面積推廣種植奠定基礎。徐立軍說,花開之后,經過采花、殺青、烘干、包裝之后才能成為大 家所看到的菊花干花。其中,殺青步驟主要是為了殺菌,而烘干則采用電烘干的方法,過程大概1到2天,便于長時間保存。
“引進的3種菊花都是品種比較好的,像小的黃菊,泡成菊花茶湯色淡黃、清亮,不僅具有保肝、去火、疏風等功效,而且花型也很完整、鮮嫩,非常漂亮。”徐 立軍指著泡開的菊花茶向記者介紹道,“因為品質優,這種黃菊在內地是按朵賣的,批發價約1.5元/朵,零售價則在3—5元/朵。”
據徐立軍估算,按照每畝8萬朵的產量,每畝產值最低可達12萬元,茶用菊花的觀賞價值還能帶動實現一部分間接經濟收入,經濟效益非常可觀。同時,茶用菊花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可有效帶動當地農戶就業增收,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