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中國緩控釋肥十年發展峰會將在北京西郊賓館舉行。此次活動將探討如何更好地推動緩控釋肥行業健康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金涌表示,“發揮先進企業先進示范作用,科學高效施肥,可以有效減少農民的負擔。”
金涌說,化肥是關于糧食安全、人民生活、國家穩定的戰略物資,肥料特別是化肥是增產的物質基礎,我國平均施肥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到4倍,產量達到6000萬噸左右,而利用率以氮肥為例只有30%到35%,過渡施肥得造成土壤污染,空氣污染,我們PM2.5里面亞硝酸按、亞硫酸銨都是過渡施肥尿素分解造成的。
過度的化肥資源的浪費,會增加農民的投入資本。為了減少化肥使用,2015年工信部發布了關于推進化肥行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農業部公布了關于《2020年化肥使用零增長行動》。對于如何科學施肥,金涌表示:
第一,精準施肥。根據作物需求、土壤、生產周期,精準的施肥,實驗證明可以大幅減少肥料的利用率,并且增產。
第二,合理施肥。根據作物的不同生長周期使用多少化肥,此外,通過滴灌使用肥料,可以推動水肥一體化的實現。
第三,有機肥和化肥聯合使用,農民做飯方面,有沼氣和化肥的適當調配,既可以滿足老百姓對有機產品的要求,又可以使資源得到循環利用。
第四,行業的結構調整,同時還需要政府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
第五,需要推進產學研合作。
第六,發揮先進企業示范作用,改變小農經濟這種經營模式,真正依靠市場經濟力量,政府引導精準施肥、合理施肥,有機、無機肥的復合使用,使我們國家農業更安全,農民更增收,資源更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