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小麥即將收獲的季節,從南到北,田野里的小麥漸次成熟,收割的腳步越來越近,好一派豐收的景象。今年是山東茂施生態肥料有限公司在全國各地大面積推廣“小麥寬幅垂直分層種肥同播(免追肥)技術”的第二年,僅山東一省的種植推廣面積就達到了20 萬畝。這標志著該技術已完全成熟,且被越來越多的農戶所認可---小麥種肥同播免追肥時代真正到來了!
5月18 日,山東茂施生態肥料有限公司位于山東省臨邑縣的上千畝連片“小麥寬幅垂直分層種肥同播(免追肥)”示范田里人頭攢動,觀摩的人群不時地發出由衷的贊嘆:看這小麥長勢煞是喜人,增產已成定局!茂施農技推廣人員(見上圖)雙手高擎著從示范田里拔出的幾株小麥向圍觀的人群展示著,嘴里還不時地念叨:成功了,終于成功了!激動的淚水和汗水交匯在一起,在他那憨厚樸實的臉頰上恣意地流淌……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生態環境科學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陳新平教授認為,茂施“小麥種肥同播免追肥技術”是肥料科技的一次重大突破!在包括玉米在內的所有大田作物中,小麥生長期最長、養分需求規律復雜,小麥控釋肥既要能包得住(時間足夠長),又要能控得準(與小麥各個階段的養分需求匹配),技術含量極高,因而一直以來鮮有人進入這一領域。如果說玉米種肥同播免追肥技術是中國乃至世界緩控釋肥發展的一次革命,那么小麥種肥同播免追肥應當是緩控釋肥技術革命中的一個巔峰。
早在2011 年,茂施以其精準控釋的優勢產品和獨創的“小麥寬幅垂直分層種肥同播(免追肥)技術”,在全國小麥主產區開展了一系列試驗示范,小麥收獲期普遍增產5%~10%,并且在行業內首次實現了240 天小麥全生育期不追肥。歷經四年探索和全國多地驗證,再歷經兩年的大面積推廣,如今茂施領先的“小麥種肥同播免追肥技術”已經完全成熟,更大規模的推廣風暴已然來臨!
茂施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努力拼搏、勇于創新的結果。由于在控釋肥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2014 年,茂施公司榮登“中國新型肥料行業十大領軍企業”排行榜,鐘成虎被評為“新型肥料行業十大領軍人物”。“十大領軍企業”是東北亞開發研究院產業經濟研究所依據企業銷售額、利潤額、行業影響力、創新力等關鍵數據測評的結果;“十大領軍人物”是依據企業影響力、業內知名度、行業話語權、行業責任等要素測評的結果。更值得一提的是,茂施《小麥寬幅垂直分層種肥同播技術》還申請了國家專利。該方法的優點是增加了小麥的行距和播幅,提高了麥間通風透光率,光合作用增強,小麥植株個體長勢好,群體質量高;肥料位于種子正下方,根系距離肥料近,在低溫條件下提高了氮磷鉀的吸收利用率;肥料施于土壤深處,小麥根系下扎深,提高了小麥抗旱、抗倒伏的能力;種子和肥料一次性施入,簡化了播種和施肥,減少了勞動力投入。
業內權威專家表示,茂施種肥同播免追肥技術突破了大田作物最后也是最難的一個堡壘---小麥,開創了大田作物種植省時、省事、省工、省力、省肥和增產、增效的技術藍海與全新時代。
小麥種肥同播免追肥技術讓農民打工種地兩不誤,解放了農村勞動力;小麥種肥同播免追肥技術還讓種糧大戶看到了希望。近年來種糧成本持續上升,一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陷入規模大、效益低的局面,如何才能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多種糧的同時也能多掙錢?通過一次性施肥,降低越來越高昂的人工成本就是重要途徑之一。
小麥種肥同播免追肥技術讓陷于同質化競爭的農資經銷商找到了藍海。任何一次技術進步在顛覆傳統的同時,也必然會誕生新的市場空間,從玉米一次性施肥到小麥免追肥,展現在面前的是一片廣闊天地。
面對農業領域亮起的生態紅燈,農業部啟動了到2020 年實現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減輕肥料污染,降低農業成本,這一切與緩控釋肥行業息息相關。小麥作為中國種植面積最大的大田作物,種肥同播免追肥技術的廣泛普及,無疑將在減少肥料用量、降低農業成本上發揮日益重要的主力軍作用。
茂施小麥種肥同播免追肥技術,正在締造大田農業真正的高產高效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