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青磚茶:如何撬動百億茶產業?

   日期:2016-05-1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75    評論:0    

咸寧青磚茶以其獨特的工藝,成就了奇妙的品質,既是過去的皇家貢品,也一直是邊民的必備,在中東歐國家同樣頗具市場影響。近年來,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指引下,我市提出加快打造百億茶產業,助力綠色崛起。

  歷久彌香,蓄勢待發

  古樸別致的青磚茶壺、“中國結”圖案的生肖磚茶、象棋巧克力型迷你磚茶……在上月底舉辦的中國國際茶業暨茶藝博覽會上,咸寧青磚茶特裝展位熱鬧非凡,不少觀眾前來品飲。

  曾出席去年赤壁國際茶業大會的加拿大茶葉協會主席 Louise Roberge女士專程來到展區,邀請眾茶企去北美開拓市場,并表示會將咸寧青磚茶推薦給親朋好友。

  4月18日至21日,在貴州省遵義市舉辦的2016年國際茶文化節暨國際茶葉采購商大會上,趙李橋茶廠、聚興隆茶業、錦合茶葉、塔峰茶業、洞莊茶業等6家茶企作為湖北省的代表受邀組團赴會,展品樣品都被搶購一空。

  悠久的歷史,百年的技藝,咸寧青磚茶歷久彌香。“川”字牌、長盛川、生甡川等青磚茶,“火車頭”、“牌坊”牌米磚茶等不僅暢銷內蒙、新疆、西藏等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還經俄國恰克圖輸往歐洲各國。

  今年4月28日,印度中國經濟文化促進會(ICEC)與咸寧市共同舉辦了中國咸寧·印度茶企交流會,印度茶葉企業代表及有關人士紛紛出席,雙方將進一步深化茶葉產業的合作。

  3日,記者從市特產局了解到,目前我市磚茶在國內直銷窗口有100多家,在俄羅斯和蒙古國設立青磚茶銷售公司2家,產品已成功進入當地2000多家超市和銷售網點,其中中亞、中東歐、東南亞國家的市場也正在開拓籌劃。

  一座座現代化茶葉加工廠和產業園拔地而起,一片片標準茶園正在加快創建。如今,咸寧青磚茶蓄勢待發。

  突破瓶頸,理性回歸

  在趙李橋茶廠加工車間,一片片茶葉經過高溫消毒裝模壓制,形成一塊塊黑褐色茶磚,質感堅硬,散發茶香。

  去年,湖北省農資集團入股趙李橋茶廠成為第一大股東。趙李橋茶廠適應新形勢,積極開拓廣州、北京、武漢等內銷市場,加快新產品研發,力促公司自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不斷增強競爭力。

  通過科研創新和產業升級,老字號趙李橋茶廠正在煥發新風采。“全年的訂單已經排滿,力爭銷售1個億。”公司銷售總經理金莉信心十足。

  需要指出的是,新形勢下我市青磚茶產業發展,也面臨著一些困難與問題。

  “咸寧茶園基礎差,目前茶園總良種率61.5%,相比福建等地90%以上的良種茶園率差距巨大。”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優質青磚茶原料大多從外地收購,2015年老青茶產量2.8萬噸,其中自產原料加工僅1.41萬噸,將近一半的青磚茶原料來自外地。

  人才困境也亟待打破。趙李橋磚茶制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代表甘多平說,磚茶一套流程70多道工序,出品至少需要1至2年。很多必須靠手工完成,像去渣、挑梗,機器很難完成,渥堆翻動茶葉,全靠人工把握。現在都是80后、90后,也面臨員工青黃不接的尷尬。

  此外,全市青磚茶產業發展,在基地建設、企業改造升級、產品研發創新、營銷市場開發、茶文化茶產品宣傳、原料收購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但企業流動資金不足,融資渠道不暢,嚴重制約我市青磚茶產業快速發展。

  鍛造品牌,重振雄風

  目前,黑茶、紅茶消費需求強勁,量價齊漲,為青磚茶的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把以赤壁為代表的湖北青磚茶打造成一張大名片。”省內業界呼聲疾疾。

  “產量最大,產值最高,稅收最高,產品市場范圍最廣,亞歐萬里茶路上主銷的茶就是青磚茶。” 長期從事磚茶研究的湖北科技學院教授定光平認為。

  一組統計數據提供了佐證。到2015年底,咸寧青磚茶產量已超過4.5萬噸,綜合產值30億元,產量占全省總產量的80%以上。

  定光平指出,鄂南青磚茶產業基礎較好,目前磚茶產業發展勢頭很“猛”,但是也暴露了一些問題:重規模,重效率,重產量,不重品質,不重視品相、品味、有機。對于咸寧青磚茶產業發展最關鍵的是品質,而品質的關鍵在于做磚茶的原料。

  他建議,要對內嚴格地執行青磚茶的標準,提高目前青磚茶制作的標準。要盡快地打造出鄂南青磚茶的區域品牌。

  市茶葉協會會長陳華表示,咸寧青磚茶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在茶葉資源、茶葉加工技術、茶葉品質等方面已具備了成熟條件,目前欠缺的是品牌打造和銷售拓展。

  “ 在整合資源、打造公共品牌的問題上,不管是采取公共品牌、母子商標的模式,還是采取‘公共商標’的模式,最重要的是要把‘青磚茶’三個字叫響。”市特產局 局長趙君武認為,咸寧青磚茶品牌建設要抓住三個關鍵點:定名、整合和品質。在同一的公共品牌之下,將資源整合,統一包裝、統一標準,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 實現清潔化、標準化生產。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