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進入春耕備種時節,云南省武定縣鼓勵廣大農民多施農家肥,綠色低碳、科學施肥,把目光轉向了養殖和畜禽糞便沼渣沼液,打起了“低碳牌”,“低碳春耕”成新潮。近年來,武定縣積極倡導農業“低碳”生產,組織農技人員深入鄉村、田間地頭,幫助和指導農民制作農家肥,巧施農家肥,引導農民少用化肥多用農家肥、沼渣肥等綠色肥料,讓農家肥成為春耕生產的主力軍。在降低農民生產成本的同時,又能提高果菜和糧食的產量和品質,逐步減少化肥、農藥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為實現農作物的生態種植,該縣農業主管部門和各鄉鎮農技站人員還組成了測土配方施肥小組,走進田間地頭,抽樣測土配方,為農民提供大塊測土配方施肥服務。農田缺什么就補什么,實現營養均衡,這樣不僅每畝增收節支30元左右,還能減少化肥施用量,實現低碳春耕,有效提高土地肥力,促進農業增產增收。
點評:“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一句諺語道盡農業的本質。這些年網絡對農產品安全的質疑時有報道,生活中普通消費者在市場購買瓜果蔬菜也是左挑右選,一些打著“綠色”“有機”等招牌的農產品盡管售價不菲仍然大有市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農產品的生長環境和過程。農產品安全問題的倒逼、生態環境的污染讓人們開始反思一直以來唯化肥農藥至上的種植習慣,而更多人群對農產品品質的追求也讓綠色低碳的農家肥開始重回農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