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單打獨斗種蔬菜往往會虧本,甚至有時候種出的菜濫市,菜農要想持續增收,真是太難了!”彭州市濛陽鳳霞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在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彭州蔬菜產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通過探索實現一三產業融合發展,以種植大戶專業種菜和合作社專業提供服務,完善形成“育苗、種植、檢測、冷藏、包裝、營銷、物流”的蔬菜產業鏈條等舉措,使菜農持續增收變成了現實。
如何持續增收并產出最大化?
合作社不再種地 現在專做“供給”
增收,是擺在蔬菜種植戶、家庭農場業主面前的一項硬任務,也讓現有合作社的經營管理模式面臨挑戰。如何使菜農持續增收,并且實現產出最大化,彭州要找到這條出路。
“你看,這才隔了一夜,萵筍一公斤又漲了兩毛錢。今天我請了兩個人,把最后這將近1000公斤黑油萵筍全部收割了。”6日下午,菜農鐘義能在返租的濛陽鎮鳳霞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蔬菜種植基地收割了本季最后一塊萵筍地。
為何要在合作社返租的基地里種菜?“現在都在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得嘛,我們合作社實行大園區多業主新模式經營種植。園區把各項基礎保障做好后,把土地又分散出租給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讓他們成為園區的業主,目前總共有38家業主,他們在園區內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濛陽鳳霞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徐開友告訴記者,合作社施行大園區多業主模式,給每位想在農業方面適度規模種植的業主提供成熟的發展平臺。
按照這種新模式,合作社拋開傳統,不再種地,現在專做“供給”了。據介紹,濛陽鎮桂橋村因實施新農村建設,原農戶集中安置,土地可適度流轉。濛陽鎮鳳霞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抓住時機,在該村流轉土地2000余畝建設鑫騰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園的主要任務便是“供給”,即做配套和服務。農業產業園在彭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資2000萬元用于道路、溝渠、機沉井等基礎配套建設及土地格田化整理,并統一購買農機具、農藥殘留檢測設備等,園區實現了排灌暢通、道路發達、土地成片的格局。此外,注冊“桂藤”商標,統一品牌統一銷售,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和定價話語權,以空心菜為例,同一片土地所產空心菜現在比土地流轉之前價格每公斤增加產值二元以上。
“我集中安置后,原來的土地以每畝1600元的租金租給了合作社,去年以850元每畝的價格低價返租了7畝地種蔬菜,還好,趕上了大行情,去年收入6萬多。”鐘義能高興地說。像鐘義能一樣,通過“大園區多業主”模式,種植戶們還實現了“菜—稻—菜—菜”輪作,多種了一季蔬菜,這樣每畝收入高達2萬元,純利潤有5000元。
如何實現一三產業融合發展?
以前種菜 現在“教種菜”
種菜,是一種純粹的農業行為嗎?從供給側改革的視角來看,答案顯然不全是。讓種菜與服務實現一三產業互動,甚至融合,將有助于形成并拉長彭州蔬菜的一條產業鏈。
驅車從彭州城區向東大約10公里,便來到了蔬香大道,綠樹間環繞的是一棟棟漂亮的農家小樓,生態濕地綠草萋萋。
“原先都是農田、是菜地,現在變成了花園、變成了公園。”經當地人介紹,記者來到了種都蔬菜主題公園。記者看到,不少游客在此游玩,菜農的身份也搖身一變,現在是公園的產業工人,有的在基地里種植蔬菜,有的直接為游客提供“教種菜”服務。
類似“教種菜”這種親子體驗項目,近來已經成為蔬菜主題公園最熱門的旅游項目之一。“城里的家長帶小孩子們到這里玩,搞親子活動的越來越多了。”“都體驗什么項目呢?”“一個是認識蔬菜、二個是學習栽種蔬菜。”孩子們可以直觀地了解蔬菜從種植到上桌的全過程。
“以前的菜地變公園,游客們多了一個去處,菜農們也多了一份旅游的收入。這就是通過一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菜農持續增收的一個舉措。”四川種都種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農民搖身一變都成了企業的工人,他們的收入整體上普遍提高了,他們都感到滿意。”
青江社區的菜農李海,現在居住的是一幢兩層樓的別墅,上下兩層合起來有120多平方米,丈夫外出打工掙錢,李海就在家門口的種都蔬菜主題公園干活,每年能掙2萬多元。另外,夫婦倆靠著流轉的4畝土地,每年還有6000多元的租金收入。
記者觀察>>>
互聯網+蔬菜搞創意農業
為了拓展銷售渠道,“互聯網+蔬菜”將是一個新方向。徐開友說,運用“互聯網+”,是市場的需要。年前,園區與位于成都青羊區的成都名管家公司合作,訂單式銷售園區內蔬菜。名管家組織轄區40多家物管公司到現場實地參觀了解后,對園區蔬菜十分滿意,于是,決定在各小區以訂單形式銷售園區蔬菜。同時,園區加大了互聯網銷售力度,目前與彭州電信共同建設農產品展示區,對生鮮蔬菜進行盒裝,實行網上展示和銷售。
開拓蔬菜新亮點,種都蔬菜主題公園也展開了諸多探索。這里形成了一整套服務體系,最核心的是新技術的運用。在種都公司的基地里,蔬菜像花一樣進行培育,這里有美觀的室內盆栽各種蔬菜,有創意農業項目——陽臺蔬菜。在世界各地,創意農業作為一種新的農業形式,廣受歡迎,蔬菜主題公園所在的濛陽鎮,引進了30多家農業企業參與開發,成為這里創意農業開發的主體,隨著這些企業的進駐,當地農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