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復合肥市場行情仍未見明顯好轉,雖然相較于年前企業走貨稍有好轉,但下游對目前的肥市依舊信心不足,拿貨態度非常謹慎。截至目前,東北地區復合肥的到貨量略漲至50%左右,然而玉米作物的主要用肥--摻混肥的主流報價仍然是一個謎。為什么東北地區的摻混肥企業報價遲遲未能出臺,主要原因如下:
一、東三省外的復合肥行情疲軟,暫定價不斷下探。元宵節過后,春季需求初啟,復合肥企業走貨量仍未見大幅回升,僅較年前稍有好轉,但自2015年冬儲至今,東三省外的復合肥報價在一降再降。面對此景,下游觀望情緒更濃,更加不敢拿貨,尤其是多數經銷商提前淡儲尿素而今虧損嚴重,所以在儲備復合肥時拿貨更加謹慎,唯恐虧損的慘境再現。盡管復合肥企業的報價不斷下滑,低端報價幾乎已經貼近成本,但仍不能打動下游備肥之心,受此警醒,東三省的復合肥企業不敢輕易報價。
二、原料價格持續回落,想定價確實較難。我們都知道,摻混肥主要生產原料是大顆粒尿素、二銨和鉀肥,而三大原料的價格不斷走低,導致摻混肥的最終報價很難確定。自2015年10月冬儲至今,大顆粒尿素東北到站報價從1650元/噸 一路下行至1350元/噸,降幅達250-300元/噸左右;湖北地區的二銨出廠報價從2750元/噸下行至2450元/噸;國產氯化鉀60%晶到站價從2300元/噸降至2080元/噸,而實際銷售價格在1980元/噸左右,從這一系列的數字可以看出摻混肥的原料報價降幅之大,同時東北地區摻混肥企業多習慣于提前大量冬儲原料,前期高價儲備的原料報價大幅回落,這大大制約著摻混肥企業報價的出臺,按照前期原料高位價格報價的話,下游不會接受,老客戶定會流失;按照目前的原料低位價格報價的話,企業必然虧損。
三、市場競爭激烈,多方抱團謀略,搶占本地市場。2015年化肥行情的寒冬讓大家不寒而栗,而2016年化肥市場企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蛋糕只有一個,誰能搶占最大的市場,每一個企業都在摩拳擦掌,東北地區的復合肥企業也不例外。為了更好地搶占本地市場,多數東北企業抱團不定價,直接鋪貨,甚至下游交付少量定金,個別企業即給鋪貨,聯儲聯銷成為鋪貨的主要方式。現在臨近春季市場,東北企業抱團計劃在3月份后臨近春季市場需求全面啟動后再報價,屆時需求集中而緊迫,外地企業受物流發運限制已很難及時到貨,那么剩余50%左右的本地復合肥市場需求量將會在東北復合肥企業內部消化,尤其是摻混肥不同于復合肥,生產工藝簡單,時間短,那么本地企業的生產和發貨優勢將會被全面發揮出來。
綜合來看,摻混肥的報價之謎在不久的將來即將被揭開,有化肥人士表示:“2015年摻混肥一個含量的報價大約在43元/噸左右,而今年原料如此之低,目前個別企業的一個含量報價在40元/噸,下游仍不能接受。”所以說,受化肥整體行情低迷影響,今年摻混肥的報價與去年相比會大幅下調,幅度大約在200-300元/噸左右,僅待后期市場集中啟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