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面臨雙重考驗
近期尿素價格仍舊持續走低,臨近年底,企業主要任務是還款催訂單。新惠農農業生產資料(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學農認為,造成氮肥市場持續低迷的原因來自兩方面:一是全年化肥市場的供求關系,二是全球經濟形勢下滑的影響。也就是說,低迷的市場行情加劇了尿素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政策層面對氮肥市場的影響力越來越小,長期走勢主要由市場供需所決定。
我國歷來是尿素出口大國,國際市場的動態對我國而言有一定影響。張學農分析說,化肥行業自從進入需求淡季以來,尿素出口數量僅在100萬噸左右徘徊,這直接顛覆了往年淡季動輒120—150萬噸的尿素出口行情,雖然國際運費降低,但是在需求萎靡之后,國際市場也很難有所支撐,進而將利空國內市場。另外,氮肥的國內產能嚴重過剩會催化企業選擇出口來解決這個矛盾,但是今年國際市場的價格也不理想,很多企業放棄出口。河北遷安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科長郝學文告訴記者,出口也面臨著很多挑戰,“一是國際和國內的產能增加,傳統地區小顆粒尿素主要發往印度,這會造成國際市場供應的增加。二是國際市場的需求在降低,因為近年來農產品的價格下跌,加上極端天氣的影響,比如干旱、洪水等極端天氣爆發的頻率較多,這樣一來也影響了整個農業的需求。從目前來看,在國內市場強壓下,出口已經不是緩解國內市場壓力的途徑了。”
冬儲作用逐漸消失
當前,供求和成本問題一直是尿素低價徘徊的主要原因。張學農說,供求方面,尿素市場仍經受產能、產量“雙過剩”的考驗;成本方面,煤炭價格的下跌,雖然使得尿素成本有所下降,但這并不能真正救市,反而也會影響到整個化工領域,尿素的價格也不能幸免。
提到原料價格降低,郝學文分析道,原料價格的下跌給市場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各個大宗產品也都在降價,這對市場形成向下的打壓,就會改變經銷商傳統拿貨的思路。還有一點,物流越來越發達,經濟形勢不理想,在一定時間內,尿素從廠家到終端市場的運送能力在增加,配送速度提升很多,這就造成了經銷商會把拿貨的時間往后推延,營銷策略改變,持觀望態度濃厚,對后市沒有信心,所以冬儲的積極性并不高漲。但縱觀整體形勢,只能說冬儲政策的作用在漸漸消失,因為產能大的問題一直存在,調控市場的作用也在逐漸消失,加之冬儲價格對市場還是有一定影響,冬儲拿貨時間短往后拖延意味著拿貨價格更低。
不管怎樣,延后也總要儲備一些,這些會對尿素傳統旺季有一定的沖擊。郝學文說:“在今年5月份對河北省來說是一個考驗,屆時唐山市將召開世界園藝博覽會。這肯定是要控制產能,局部區域內施行限產或是停工,企業會受到影響,產能不到100萬噸,周邊地區也會受到影響。而5月份又是傳統備肥期,7月份是玉米用肥高潮期,博覽會的召開對化肥市場來說帶來了唯一利好因素,但對于河北省的企業來說不利影響很大。”
肥企應改變經營策略
縱觀整個化肥市場而言,近年來的嚴峻考驗越來越多,企業也需改變自身經營策略來挑戰當前的低迷形勢。郝學文和張學農共同給出的建議是:一是要采取先進的工藝,摒棄固有的生產方式,降低成本;二是傳統企業不能再以尿素為第一主營項目,要多元化發現,品種豐富;三是產品要有區別,國內尿素產品大部分同質化比較嚴重,要跟別的廠家有區別才能有新的賣點;四是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探討某種形式的融合,來一起應對化肥的艱難時期;五是淘汰一些產品單一、排放不達標的小企業,優質的企業才能繼續生存下去,從而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緩解化肥市場的供求關系。
對于尿素市場的走勢,郝學文表示,隨著備肥季和用肥季的到來,不排除部分地方尿素市場價格呈上升趨勢,但上漲空間很難預測,基本上對后市是持看空態度。特別是尿素這種作為農業主要施用對象來說,選擇面窄,相對來說無利好因素,園藝博覽會只能看作是一個插曲,在政策不變的條件下,尿素市場整體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