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把中藥材產業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朝陽產業做大做強,去年新增中藥材人工栽培面積10萬畝,達到58萬畝,總產量達10.27萬噸,銷售額突破15億元。
科學化布局,產業規模逐步放大。該市以建設河北省燕山中藥材經濟核心示范區為引領,打造覆蓋全域的北、中、南三大區域種植基地。北部生產基地在圍場、豐寧、隆化三縣,以黃芩、板藍根、桔梗等為主栽品種。中部生產基地在承德縣、平泉縣、灤平縣,以黃芩、防風、五味子等為主栽品種。南部生產基地在寬城、興隆二縣,以丹參、北豆根等為主栽品種。截至目前,全市共創建千畝以上的省級中藥材種植示范園54個,累計帶動全市500畝以上的中藥材示范園達到80個以上,總面積達到9.6萬畝。
產業化經營,產業鏈條深入延伸。以重點園區為單位,建設集晾曬、烘干、切片、倉儲于一體的初加工中心,推進中藥材產地初加工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培育本土藥企,引進市外大中型制藥企業開展中藥材提取和中成藥、保健品、化妝品的精深加工,提高中藥材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大力推進溝域種植中藥材模式,形成休閑健康養生谷,實現中藥材產業綜合開發、多元發展。
品牌化銷售,產品市場迅猛擴張。打造以“熱河黃芩、熱河柴胡”等為主的承德“皇家藥莊”中藥材區域品牌,發展以企業品牌為子品牌的承德中藥材宣傳模式,打造京津冀水源地承德道地有機中藥材大品牌,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鼓勵扶持圍場保承、承德久財、平泉亞歐等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做大做強,爭創中國馳名商標,引領全市中藥材種植業健康發展。
技術化支撐,產業地位不斷提升。不斷強化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重點加強良種繁育、野生變家種、規范化生產技術等基礎研究和生產關鍵技術研究,推動中藥材種植業升級改造。加強對基層技術人員的科技培訓指導,利用科技系統“三下鄉”等形式,舉辦針對性強的培訓班,提高農民規范化生產水平。
標準化種植,產品質量持續向好。深入推進標準化種植工程,大力推廣規范化生產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和中藥材仿野生栽培技術。以農業龍頭企業或合作經濟組織為載體,推行“企業+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對示范帶動的農戶實行統一生產技術、統一產品質量、統一產品品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