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業部發布第三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3項傳統農業文化遺產入選。其中,湖北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統入選。據悉,自2013年至今,農業部已分3批認定了62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湖北赤壁羊樓洞磚茶文化系統已在第二批入選。
兩茶文化系統歷史悠久
據悉,恩施玉露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創制于清康熙年間,因獲當地土司和當朝皇帝 “勝似玉露瓊漿”的盛贊而得名,在《中國茶經》中位列清代名茶。恩施玉露的加工,延續了唐朝陸羽《茶經》中的“蒸之、焙之……”工藝,創新了特殊的搓制手法,是我國唯一保存下來的蒸青針形綠茶。
如今,恩施玉露1965年入選“中國十大名茶”,2007年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近年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其制作工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羊樓洞磚同樣茶歷史悠久,源于唐,盛于明清,是全世界公認的青(米)磚茶鼻祖之地。該文化系統位于幕阜山脈北麓余峰、湘鄂交界的低山丘陵地帶,是茶馬古道的三大源頭之一。在明清兩朝,赤壁羊樓洞憑茶一躍為國際名鎮,俗稱“小漢口”。
清朝乾隆年間“三玉川”和“巨盛川”兩茶莊特別壓制的代表羊樓洞三口泉水的“川”字品牌磚茶被評為國內馳名商標。2013年以來,赤壁先后被授予“中國青磚茶之鄉”“中國米磚茶之鄉”的稱號。
農業文化遺產亟需加強保護
農業文化遺產是指人類與其所處環境長期協同發展中創造并傳承至今的獨特農業生產系統。
“主要從歷史文化、品牌價值和農民增收等方面進行考量,湖北本次報送了武當道茶文化系統和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統。”湖北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農業文化遺產的評選對當地政府在保護文化上所做的努力方面要求很高,這一條件導致不少項目落選。
“羊樓洞曾經的輝煌留在了人們的記憶深處,由于多種因素影響,磚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磚茶文化就像瀕危的物種一樣亟須得到保護和繼承。”農業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工作離不開政府的扶持。2002年,湖北省政府將羊樓洞明清石板街列為重點文化保護單位。目前,赤壁市把茶產業作為現代農業的支柱產業,提出“擦亮百年品牌,延續百年茶香,打造百億產業”的發展戰略,留住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
湖北省農業廳該負責人士坦言,除了茶文化系統,湖北的銀杏栽培系統同樣歷史悠久,近年來圍繞隨州、襄陽的銀杏休閑旅游產業更是頗受關注,但當地政府保護意識不強,對品牌價值的挖掘還有待深入。
該人士介紹,下一步,還將加大宣傳力度,引起各級部門的重視,加強對農業文化系統的保護和品牌價值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