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里,作物什么時候該灌溉、什么時候該施肥?浙江大學教授何勇領銜研發的“植物環境信息快速感知與物聯網實時監控技術及裝備”,給了我們精準的答案——8日,在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這項先進技術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傳統農業中,農民全憑經驗對作物進行灌溉、施肥、施藥,這不僅會造成作業效率低下、肥水藥的嚴重浪費,還使得農產品品質與安全難以保證。
經過近十年的攻關,何勇教授及其團隊建立了植物環境信息快速感知與物聯網實時監控系統,可以準確快速獲知作物生長狀態和實際需求,根據作物實際需求實現精準化管理。
何勇進行了展示:拿著測量儀器夾一下葉片,立馬測出了葉片中的氮素、葉綠素以及葉溫,輕松獲得植物養分的需求情況。“掃描”整張葉片,葉片上的蟲斑、病斑的面積情況一目了然,不僅做到了高精度,還對葉片毫無損傷。
眼下,何勇團隊的這套精細化監控、管理系統和設備已經在浙江、北京、黑龍江等20多個省市推廣應用,累計新增產值28.5億元。下一步,這套系統還將應用在水產養殖領域的遠程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