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水肥一體化:科學施肥新突破

   日期:2014-09-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63    評論:0    

  隨著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面對“人多、地少、缺水”的資源約束水肥一體化技術成為農業部門倡導的主推技術為水溶肥等新型肥料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成為今年蕭縣玉米高產示范田的新亮點。“水肥一體化”旱年顯優勢

  農諺說:“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在蕭縣王寨鎮杜馬莊,就用事實有力地證明了水和肥在種植業中的重要性及其相互關系。

  杜馬莊種植大戶劉長云的百畝玉米田在今年7月份被選為玉米科學施肥示范基地,開始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如今兩個多月過去了,田里的玉米長勢喜人,與周圍田塊相比,植株更為齊整,葉色更為濃綠。

  “今年收成非常不錯,保守估計畝產能達到1500斤! ”劉長云高興地說。據了解,一般年份下,當地玉米產量僅在1000斤/畝左右,尤其是今年,由于夏季持續高溫干旱,周邊地塊玉米畝產預計只有700—800斤。“我們當地種糧都習慣靠天吃飯,地塊太大,拉管子澆水不但麻煩還費時費工,一旦遇到干旱全年收成就算白搭了。沒想到這水肥一體化技術輕松解決了夏天土壤墑情不足的問題,讓我干旱年也能大豐收! ”

  在劉長云的百畝玉米田里,我們見到了水肥一體化的設備。 “全套設備”不過是一個施肥器主體連接著一根主管,主管上每隔60公分又連接一根分管,保證每行玉米地里都有一根分管。使用時只需把液體肥放入施肥器中,就能輕松實現水肥一體滴灌。

  “作為農戶我們最怕的就是干旱和病蟲害,水肥一體化的好處就是保證旱年不旱,種糧不容易得病,讓我們在用肥的后期管理上非常省心。 ”劉長云說,從種植到收割的整個過程里,當地農技部門和負責提供作物施肥方案的中化化肥公司會有派有服務人員隨時進行技術跟蹤,播種前每畝投入45-6有機肥優選玉米品種后,通過種肥同播施入27-7-8配方肥,在玉米中后期采用了目前適用于大田作物的滴灌節水灌溉模式,整個過程都有完整方案。

  水肥一體化優點多

  據了解,“水肥一體化”正是農業部重點推廣的農業型技術。近年來,這項技術在我國發展迅速,在我省也廣泛應用于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但此次推廣應用在玉米等糧食作物上,在我省尚屬首次。

  “今年,我們與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合作,在全國11個試點省區、19個示范縣開展 ‘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示范縣’創建,大力宣傳科學施肥理念,打造一批可供復制推廣的典型樣板,蕭縣正是此次的試點區域之一。總得來看,試驗結果十分理想。 ”中化化肥安徽分公司負責人周海庭說。

  “大水漫灌”等粗放的傳統灌溉模式高耗低效水肥利用率低浪費十分嚴重;因水肥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土地生產力降低、地下水位下降、農業環境污染等問題日益凸顯。

  周海庭說,與傳統灌溉施肥方式相比,水肥一體化技術可實現節水30%—50%,在特殊干旱年份能提高作物產量50%以上。另外,在水肥一體化條件下,降低了土壤和空氣濕度,可使病蟲害減少20%—30%,從而減少了農藥用量,降低了農藥殘留,提高了農產品安全性;同時,水分和肥料集中分布在作物根層,利用率高,避免了深層滲漏,從而減輕了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此外,安裝整套設備的投入也并不高,簡易設備每畝僅需花費300元,配套裝置在各地農機市場也很容易買到。

  期盼政府大力扶持

  既然水肥一體化優勢明顯,在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運用上已趨成熟,為何在糧食作物上一直沒有推廣開來?

  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萬連步認為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國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夠。財政補貼機制沒有完全建立,補貼標準偏低,技術推廣經費不足。

  二是存在重設備、輕技術的現象。水肥一體化需要灌溉設備、水溶肥料與水肥一體化技術有機結合,但目前一些地區只注重灌溉工程建設和設備配備,僅用于農田灌溉,沒有真正實現水肥一體化。

  三是技術研發集成有待加強。水肥一體化技術要求高,但目前在技術研發方面支持力度不夠,技術模式集成、水溶肥料配套等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

  此外,一些企業規模較小,設備簡陋,技術落后,生產不規范,導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甚至出現假冒偽劣產品。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無論從節水、節肥、省工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角度還是從應對日益常態化的農業旱情來說水肥一體化無疑是一項非常值得推廣的新技術。 ”全國農技中心節水處高級農藝師吳勇表示當下水肥一體化已經由高端貴族技術向平民技術發展從設施農業走向大田應用從蔬菜、果樹、棉花等經濟作物發展到小麥、玉米、馬鈴薯等糧食作物設備投入費用也在下降。

  中國植物營養肥料學會新型肥料專業委員會主任趙秉強認為,水溶肥作為新型化肥在我國具有重要的發展意義。破解發展瓶頸不僅需要國家層面上細化、嚴格水溶產品的標準,加大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的扶持力度,相關行業經營者方面也要轉變經營理念,積極打破行業界限,以服務“三農”為核心,解決好在現有生產條件下讓農民愿意用、用得起、用得好的問題。


來源:安徽日報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