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沒有科技突破 茶產業難免止步

   日期:2015-12-2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24    評論:0    

  前不久武夷山市舉辦的一年一度茶博會人氣頗高,相關茶文化活動精彩紛呈,展會前后舉行的桐木村、天心村、星村等一系列斗茶賽也讓嘉賓及游客們著實過了一把茶癮。

  熱鬧的展館里,收茶的、賣茶的、兜售相關產品的企業和客商帶著收獲而歸。看似熱鬧非凡、皆大歡喜,可深究下去,這個產業發展的短板讓人心憂。

  從茶農角度看,受訪的一些茶農感覺受經濟大氣候影響,今年茶葉難銷,價格也有所下跌;

  從政府角度看,武夷山市茶企上千家,可納稅不多,除了幾家知名大企業,納稅額超過20萬元的都算大戶了;

  從消費者角度看,走遍整個展館,似乎是“年年歲歲花相似”,除了喝喝不同地方的茶,再買一些類似建盞、茶壺、茶包裝等茶產業周邊產品,真正能讓人眼前一亮的新產品幾近于無。

  如果每年展會都是這個樣子,吸引力只會越來越小;更重要的是,如果一個地方的茶產業滿足于這些表面的熱鬧,發展也難免止步。癥結在哪,如何破題?

  當前茶產業的發展模式:茶農種茶——采茶——加工成品茶——消費者飲用。這樣的傳統模式造成的結果就是茶資源功能浪費現象不斷凸顯,進而導致茶葉深加工比例不高,茶資源的價值空間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茶產業的效益普遍不高。

  為此,有人從銷售渠道上利用網店、微信等不斷創新;有人大打文化牌,為產品添加文化因子;有人開發一些諸如茶食品、茶飲料之類的衍生產品……這些無疑是需要的,但終究不是治本之策。

  與會的茶葉專家曾坦言,看起來當前茶葉市場消費旺盛,各種斗茶賽事熱熱鬧鬧,但不能不讓人感到失望的是,至今在茶業科技上還沒有重大突破。一個指標性的象征就是,20多年來,茶葉界在國家最高科技獎項上僅2008年獲得一項二等獎。

  這項名為“茶葉功能成分提制新技術與產業化”的科技成果,以廉價滯銷的中低檔茶為原料,以茶的功能成分利用為突破口,研究構建了茶葉功能成分的現代分離純化技術體系和高香冷溶型速溶茶提制新技術,有效地解決了中低檔茶葉的出路問題。可7年過去了,茶業科技新的重大突破還沒有出現。

  茶葉界已認識到這點。由武夷學院牽頭,部分國內高校、研究所、茶企參加的“中國烏龍茶產業協同創新中心”于11月底啟動,中心致力于烏龍茶的科技創新研究,探索茶飲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等茶葉深加工領域的新技術新成果,為中國茶葉深加工產業的興起和快速發展提供強勁的理論與技術支撐。

  業界人士表示,茶產業發展必須創新,從現代茶葉尋求突破,實現茶產業從局限于現有產業格局的競爭激烈的“紅海產業”向不斷開拓新的市場空間的“藍海產業”躍升。

  當科技創新成為業界共識,成為一個地方產業發展的亮點所在,這樣的產業躍升,才會成為可能。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