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去一家一戶菜園子一畦栽植到如今規模化經營,從露天一年一茬到使用設施技術多茬栽植,從自給自足到遠銷全國各大中小城市,威寧吹響“綠色革命”號角,廣大農民黃土地里掘“金銀”,部分種菜戶年收入愈萬元。
目前,該縣農牧局利用日照充足、土壤肥沃、污染少的自然資源優勢,將夏秋蔬菜產業的發展作為優化種植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從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扶持,全縣夏秋蔬菜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重點布局、政策支持、規模發展”的產業化格局,有力地保障了全縣人民“菜籃子”。
同時,為進一步推進全縣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該縣農牧局按照畢節市委、市政府重點推進“十帶百園”特色農業示范基地建設的要求,認真組織抓好以該縣六橋街道鴨子塘村萬畝夏秋無公害蔬菜示范園、草海鎮同心村萬畝夏秋無公害蔬菜示范園、中水鎮萬畝無公害大蒜示范園等蔬菜核心示范基地建設工作,進一步加大項目和資金整合力度,在推進基地標準化、規模化建設和產業體系建設上做了大膽的嘗試。
早在2012年,在該縣草海鎮卯關村建成出口荷蘭豆生產基地,由威寧縣坤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向農戶流轉土地并承建,以生產出口荷蘭豆為主。
基地現已配套建成一座日處理100噸的蔬菜產品高溫預冷庫及產品分級、加工、包裝生產線。產品的分級、包裝及預冷處理環節得到保障,為產品的遠運及鮮銷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整個基地已完成露地噴滴灌設施建設工作,基本實現露地噴、滴灌全覆蓋。
基地的建成,一方面讓當地農民獲得土地流轉費,同時失地農民可優先到基地務工增加收入,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就近就業平臺,對于增加農民的勞務收入作用顯著;另一方面又具有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能讓周邊地區的廣大農民學到實用技術,生產合格產品,實現產品的訂單生產與銷售。
隨著基地建設的擴大和完善,該公司下一步將逐步增加務工農民數,同時也將逐漸帶動周邊農戶擴大生產規模,加大技術培訓和示范帶動力度,統一技術操作規程、統一農用物資供應、全面簽訂訂單生產合同等,徹底解決菜農產前、產中和產后的后顧之憂。
與此同時,在該縣農牧局的指導下,建成威寧縣草海鎮同心村白蘿卜生產基地,由威寧縣草海鎮蔬菜專業合作社、威寧縣同心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及威寧縣特色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聯合實施。合作社與農戶采取土地流轉、土地入股、訂單生產等多種合作模式,全面實施規范化種植和科學化管理,科學輪作換茬,全面推廣使用太陽能殺蟲燈等物理方法防治,盡量不施、少施或施用低殘留農藥,嚴格按照無公害蔬菜生產要求發展生產,確保產品達到無公害蔬菜的品質要求。在種類與品種搭配方面,盡力對接市場需求,以生產菜用白蘿卜、大白菜、萵筍、甘藍、辣椒、花椰菜等蔬菜為主,今年上半年的播種面積已達到2000畝,預計年底將突破播種面積3000畝。
該基地主推良種良法,白蘿卜以品質好、產量高的大圓蘿卜、高山王、世紀春等品種為主,大白菜以高產、耐運輸的福禧2號、福禧3號、秋喜13號、興滇14號、九華十八等品種為主,萵筍以產量高、抗逆性強、綜合性狀表現較好的春都3號為主,結球甘藍則以產量高、外觀好、耐遠運的精選京豐1號和春夏秋甘藍358等品種為主。
在基地建設的同時,合作社積極開拓市場,籌集資金修建蔬菜高溫預冷庫和購置白蘿卜清洗機等,目前已建成日處理100噸的蔬菜高溫預冷庫一座,建成占地面積10畝的育苗基地一個,購置白蘿卜清洗機40余臺。產品遠銷上海、廣州、虎門、長沙、貴陽、畢節等省內外大中城市并深受各地消費者歡迎,合作社及菜農的經濟效益都得到顯著提高。
通過近幾年的發展,蔬菜產業已成為威寧農業農村經濟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得到了中央、省、市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如今,農業部已將威寧列為云貴高原夏秋蔬菜重點區域基地縣之一,貴州省農委還將威寧確定為烏蒙山區夏秋反季節蔬菜產業帶的重點基地縣和集散地。
據悉,威寧全縣耕地面積378.4萬畝,適宜發展夏秋反季節蔬菜的耕地面積120萬畝左右,約占全縣耕地面積的30%。由于發展蔬菜產業的自然氣候條件優越,近年來,威寧蔬菜產業從無到有,快速發展,一年四季均有蔬菜上市,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穩步提高。
今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將達80萬畝(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25%),預計蔬菜總產量達到280萬噸,總產值22.4億元,總商品量200萬噸,蔬菜內部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隨著產業定位的明確,產業發展環境將不斷改善,建設力度將不斷加大,威寧蔬菜產業的優勢將逐步發揮。
如今,農業發達、農村繁榮、農民富裕的三農目標正在威寧這片熱土上盡情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