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產業利用率
國內茶企瞄準的名優茶的戰略,導致了中國茶產業利用率非常低,僅達到5%—10%左右,因為只偏好采摘早茶,同時成本也更高。相比而言,肯尼亞、印度等國的茶園的單位產量都是中國的幾倍或幾十倍,立頓的茶園也是全年生產。
2、改善“經驗主義”
中國農民種茶分散,遇到蟲害的時候盲目不科學的使用農藥,會導致農藥殘留現象。這幾年,有更多的中國茶企對此更重視,可以鼓勵中國那些有追求、有現代管理能力的企業通過農業合作社的形式,培訓農民,取得相關認證,以提供更多安全品質的產品。
3、打造國民品牌雖然中國也有吳裕泰這樣的老字號茶莊品牌,他們有市場號召力,但創新進取力不夠,近年中國也涌現出一批有品質的產品和有優秀種植與管理能力的茶葉企業,卻也出現經營的品類龐雜等問題,可以借鑒立頓將優勢資源集中在優勢品牌打造上,雖然立頓也有不少產品線,但最經典的2—3種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