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健康生活是每個公民共同的目標要求,蔬菜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當中最重要的副食品,它的質量安全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存質量,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維護有機構、有隊伍、有相關法律條文,但是就是屢禁不止,近期一些主流媒體也報道,去一些中心城市大的農產品批發銷售市場,蔬菜上的毒農藥殘留屢屢被檢出,像甲拌磷、呋喃丹、克百威、毒死稗等早已在蔬菜上禁止使用,有些已是早已明令禁止生產的農藥依然在蔬菜上被檢出,比如甲拌磷也稱“3911”,是高毒有機磷農藥,毒性大,殘留期,是用于殺蟲的觸殺劑、胃毒劑。對人體健康危害性大。
造成上述行為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蔬菜生產基地散而亂,農產生產隨意性大,缺乏標準化生產程序的行為約束機制,二是病蟲害防治缺乏規范化的技術指導,在新農藥研發、替代、推廣使用方面缺乏政府政策、資金支持,有的新農藥價格高,人們很難承受,這也是老舊毒農藥暗流難截的主要原因。三是農產品市場監管不規范、不嚴格,甚至純粹不管,管理機構形同虛設,因為批發市場有客戶、批發量大,市場才有更多的利潤空間,嚴管理、要抽查、嚴監管必然導致客源流失、收入下降。四是沒有形成責任倒查機制,農產品質量安全寫在紙上、講在口上、痛在心上,并未真正落實在行動上,政府應當出臺一套行之有效的組合拳,重拳打擊農產品質量違法行為,打擊監管者不作為、亂作為行為,還消費者一個健康、綠色的市場空間。